“明念,明念。”
明念起身回头低声喊道:“师傅,我在这儿呢!”
不多时,明念便看到师傅穿着那件缝缝补补了不知多少遍的青灰僧衣走了过来。
走到门前后,师傅毫无拘束的一屁股坐了下来,笑着摸了摸明念的脑袋。
师傅平日里的那些举动虽然丝毫没有得道高僧的气度,但在明念眼里,师傅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师傅。庙的日子虽然很苦,但明念跟着师傅学了很多道理。
“怎么了师傅?”明念并排与师傅坐在门槛上开口问道。
一大一小,一老一少。
“一会儿随师傅下山去水月镇买些食物回来,咱们厨房里的米缸已经见底了。”
一听到师傅说下山,明念立马来了兴致。他笑着欢呼道:“好哎,好哎!”
明念与师傅常年在庙里苦修,平日里很少下山,也只有平常缺粮的时候师徒两才会相伴去水月镇。
虽然每次往返水月镇要花去大半日的时间,但每一次明念都很开心,因为每次随师傅下山都能在水月镇里看到许多有趣的事物。
那些街头杂耍卖艺的江湖人就尤其吸引明念的视线,每次他驻足观看的时候光秃秃的脑袋上都会挨上师傅的一巴掌。
听师傅说,离他们镜花山更远的地方还有座叫曲儿城的城池,那里才是真正的繁华,十个水月镇都比不了,曾一度让明念十分憧憬。
在水月镇里除了能看到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之外,师傅有时候还会忍痛花两三文钱给他买些好吃的。年纪不大的孩童嘛,有些口欲师傅也不怪罪他。
明念每次吃的时候,师傅都会紧紧盯着他看,时而师傅还会咽口水。可每当明念将东西递到师傅嘴边的时候,师傅又会义正言辞的拒绝,说他不喜欢这些吃食。
师傅每次都选择下午下山,然后师徒两在水月镇里露宿一晚。有时候,也有善良的施主会邀请他们借过一夜,并且给他们做些素食。
水月镇里妇人们的手艺比师傅好的太多了,所以明念每每吃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默为那家人祈福,祈求他们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总之对明念来说,水月镇就是他的一处快乐之地,每每山上修行累了的时候去一趟水月镇就能越发坚定他的向佛之心。
师傅最大的愿望是让听禅寺的香火鼎盛,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听禅寺,明念也有此期盼。
师徒两人下山时,依旧是一身雷打不动的青灰僧衣,一老一小的僧衣缝缝补补的,一眼瞧去就知道平日里生活清贫。除此之外,师傅的背上还背了个破布包,为了装食物用的。
远远看去,师徒两人的模样很是凄惨,好在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笑脸,并不觉得清苦。
与师傅下了山又走了大半个时辰后,太阳已经慢慢朝着西边落了下去。
明念总喜欢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天上的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日复一日。
这样的问题师傅虽然虽然也答不上来但师傅有办法,每每至此师傅便会告诉明念今夜可以托梦问问佛祖,若是佛祖不回答那就是这个问题不成立。
师傅总有答案搪塞明念的奇怪念头。
不过每当明念问起佛法之时,师傅就会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且极为认真,仿若变了一个人。
师徒两人走在山间小路上,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影,陪伴他们的只有丛林里时而的鸟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