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汉国不会真心全意和我们合作,在那位天子的眼里我们也是叛逆,相对而言只是目前对他的威胁不大,他首要的敌人是内部的刘安等诸侯、再来就是强大的匈奴,他自己没有办法独力对抗想拖我们下水,借我们的力量去和匈奴抗衡,按照我的说法,他要让我们当炮灰,而且是给一点物资当甜头就想把我们往火坑里推。”
吕炎阴测测:“还是那套借刀杀人计。”
蒙诏只关心实际问题,迷惘问:“君上已有定策?”
林斌沉吟一会,苦笑:“构思还不成熟,不过我坚持认为突破口离我们很近只是目前没有发现。现在能做的是尽力帮助我们的盟友西域人,由吕炎联络在凉地(凉州)的氐族人,组织氐族军队西进,希望能争取多一些时间。而我们抽调兵力在西北方向布防,等待局势进一步发展。”
韩安国迟疑问:“如此一来是汉国打汉国的,我们打我们的?”
林斌一如既往的苦笑:“没有和汉国合作我们只需要五万人就能防御与汉国的交界线;和汉国合作我们至少要派出二十五万正规军去帮助汉国建立防线;向汉国宣战则更简单,趁火打劫三十万人就能打到长安。”他顿了顿,无视吕炎炙热的目光:“不过这条不考虑,徒为他人做嫁衣罢了,陷进这个混战泥潭别想再出来。”
三员大将彼此相视,他们尽管还有点迷惘,但还是决定服从。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触即发
公元前139年七月初八:
汉部改变行政方针,放弃大规模军事扩张,改为大力发展内政。汉部对外扩张脚步的放慢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与卫氏朝鲜的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双方基本不再进行大规模会战,像极是划定各自的防御区,小规模的交战三天两头的发生,而似乎双方也接受现实,进入了短暂性的僵持。
汉部的入侵给辽地带来了战火,第一阶段的结尾以乌桓举族投靠、夫余沦为仆从国、肃慎灭国暂时停止,汉部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在辽地拥有固定的领地,站稳了脚跟。
随着内政方略的确定,安置部众、接收占领区、占据矿区的作业速度加快,一个月过去了,占领的两个铁矿、一个铜矿开始生产,预示着汉部拥有了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兵工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预计三个月后可以投入生产。
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期一直持续了一个月又六天,局势开始产生新的变化。
公元前139年七月二十七:
汉国内部发生大规模叛乱行为,以淮南王刘安为首的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举兵造反。
实则二十五万上下、对外号称五十万的淮南军队向周边的中央政权郡县发动进攻,攻下十余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