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她背完退下,赵桓才若有所悟。
这一段话,是这些动物,阐述各自的行走办法,然后借由风的讲述,来说明一个道理。
赵桓含笑向那文婷问道:“是太后让你背这一段的么?”
文婷只觉得官家态度出奇的和蔼,心中讶异,却是不敢怠慢,连忙答道:“不是,是臣妾自己随意选择。”
赵桓道:“你随意一选,到符合了朕的心境。”
他站起身来,喃喃道:“不与众小争锋,方能致胜。而天生万物,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人君但善加使用,则事半功倍。”
他慢慢踱到文婷身前,从头到脚的打量一番,只觉得顺眼之极。
心情大悦之下,朗声令道:“来人,赏文婷金十两。”
做为一个皇帝,这样的赏赐极为平常,甚至寒酸小气。不过对赵桓这样视钱如命,连自己的待遇都很苛刻的帝王,却又是难得的重赏了。
文婷嫣然一笑,俯身下拜,娇声道:“谢官家赏。”
赵桓看的心动不已,却扭过头去,挥手道:“去吧,朕已经心静不少,回去见了太后,只说秋水篇的精义,朕懂得了。”
这女子虽然说背诵的文章与太后无关,赵桓却是不信。
文婷盯视他一眼,又拜了一拜,便转身退出。
赵桓看着她背影,心中怅然若失。良久过后,却又是自失一笑,低语道:“原是想静心,却竟是巨石投潭。”
就在赵桓苦苦抵御所谓的“心魔”的时候,长安的城门处,正有一老一少,打扮怪异的两人组合,在等候着城门口的检查。
当时并没有朱元璋所发明的路引,也并不限制人民的自由流通,只是因为长安是皇帝驻跸之所,不论是盘查的力度和各门守军的精锐程度,已经不是当初的京兆府可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