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二十出头,不过是二十三岁的光景,即使蓄了小胡子,唇上有了两撇淡淡的胡须,也不至于这么苍老啊!李振看着少年清澈无瑕的眸子,说道:“大叔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自然知道你的出生地。正是因为这样,大叔才给你主持公道啊!”

事实上,叶澄衷在晚清历史上绝对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不过,叶澄衷在商界,不是政界。

历史上,叶澄衷可谓是商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不到十岁的时候,叶澄衷因家中贫困,辍学不再读书,到油坊做了一个学徒。十四岁左右到了上海,在杂货店当店员,也就是眼下的叶澄衷。

没过多久,叶澄衷辞工,自己驾驶舢板运送货物贩卖赚钱。叶澄衷虽然读书不多,却好学,脑子灵活,学会了英语,又结识了一些外国人。

二十二岁的时候,叶澄衷自己开店,经营五金零件。

几年时间,已经是一方巨富。

叶澄衷发迹后,并没有满足现状,又扩大了叶氏的经营范围,开始经营火油。当时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使用油灯,叶澄衷借此赚钱,成为火油大亨。甚至,叶澄衷的经营还涉及了军需、钢铁与煤炭、航运、地皮、火柴、缫(sao)丝、金融。

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咂舌。

这样一个人,风光无限。

历史上,曾有人统计了叶氏的家产,把叶澄衷经营的各方面的钱财综合起来,动产足有八百多万之巨,再加上叶澄衷拥有的不动产,已经超过一千多万,不可谓不庞大。

一个辍学的少年,成为一代巨富,堪称奇迹。

不仅如此,叶澄衷更是赢得生前身后的赞誉,被人称赞为‘做人当如叶澄衷’,由此可见一斑。李振看着站在自己身旁骨瘦如柴,身上血迹斑斑的叶澄衷,心下激动无比。一不小心,竟然救了个牛人,不由得动了改变这个牛人历史命运的想法。

“小叶,你来伸冤,有什么冤情吗?”李振和声问道。

叶澄衷说道:“我所在的杂货店东家被官兵抢了东西,还被官兵打死。我找蓝县令伸冤,蓝县令听了我的描述后,竟然让衙役将我打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