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四爷接着说道:“本王翻阅四大海关的防务事宜,当年朝廷开关与外国贸易,对往来货物不限制,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皇上曾经亲自下谕地方官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1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本王出京的时候,皇上还是重复这句话,皇上--对西方人始终是存有戒心。”

第60章

…………

这天的上午, 云台山的一处小院子里, 四爷和施世纶、林达进行了一场“友好”的交谈。

施世纶、林达只觉得, 避无可避。

其他都不论,他们是大清人,土生土长的大清人,身为大清国人, 在大清需要的时候,当以大清为先。

施世纶苦笑, 在心里叹一声。

四爷, 恩威并施,拿情和义在他们身上压。若是不答应,就是有负于先人的荣誉,有负于这一身官服, 有负于一个大清人的自称。

脑海里浮现开海后沿海百姓的幸福笑容,施世纶决定赌一次。

站起身来, 其貌不扬的脸上浮现一抹坚毅,给四爷深深地鞠躬行礼,声音里带着一股子当年跟随父亲参加澎湖海战的勇气。

“四爷,不是吾等推脱。四爷为国为民, 小臣敬佩,但有所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年,郑成功在台湾的时候,曾经长期依靠海上力量与朝廷周旋。据小臣所知, 在当时就有一些西方人士曾直接参与郑成功的军事行动,其中,有一批来自一个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人,尤其活跃。”

“郑成功出口糖与鹿皮,从他们手里进口西洋枪炮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另外更请求他们帮忙训练炮兵,战争时更有借用英国炮兵手作战。”

四爷眉心一跳。

“本王这些天几次听到这个英国东印度公司,文贤且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