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皇上转头问道:“弘晙还记得,玛法告诉你的几次大改道?”

水声浩大,即使是船舱里也听不清人语,皇上一字一句都是从胸腔发出,弘晙担心玛法听不见他说话,用内力对玛法传过去。

“弘晙记得。”弘晙阿哥记得非常清楚,回答的流利顺畅,“《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

“周定王五年,有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下游向南偏移;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下游再次南偏,由泗水入淮河。”

皇上满意,乖孙孙耳朵好,放低声音,却没打算放过他,“具体说说。”

汉朝时期的黄河走势,包括几次小改道,返回故道等等,弘晙阿哥细细地说一遍,得到玛法一个满意的点头,立马特“积极”地说大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冲进漯川故道,最后经山东、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此后几百年中,黄河的活动情况不甚为频繁,可称平稳。”

“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宋仁宗庆历八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与卫河相合,入海……”

北宋年间的治河工程,到南宋建炎二年,东京守将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黄河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汇聚淮河一起。

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接着就是元明清几代人的治水工程。

皇上摸着胡须表示—非常满意,其他人纷纷夸奖。

巡抚蒋陈锡直接说道:“听完小四阿哥一番分析,臣好像重新认识一次黄河一样。”

“就是这样,嘴笨没说出来,听完小四阿哥一席话,臣好像醍醐灌顶一样,对黄河顶礼膜拜。”

“臣这些年,一说起黄河就是怎么治理,小四阿哥提起黄河和华夏的渊源,臣感动。”

…………

一人一句,真心实意。他们虽为治河官,黄河边的地方官,可专门学过如何治理黄河,系统地看过黄河书籍的人,不大可能,首先这些书籍,当然是宫里头最全面,而且弘晙阿哥还有小系统的帮助,一个字、词的用法,凝结几千年的文明精华。

弘晙阿哥坐姿端正,笑容“谦虚”,但是皇上一眼就看到他身后的小尾巴摇啊摇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