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她竟然尖叫一声,抱着头,猛地纵身跃入了水中。
安然哭笑不得。不过是跳水而已,又不是跳楼?用得着如此视死如归吗?
跳水的时候还惨叫的结果就是,金钰入水的时候结结实实呛了一大口水,一直等到被游泳队的叔叔打捞上岸,依旧在不停地咳嗽。这一口呛得实在结实,她坐在那里咳了半天,直咳得仿佛连肺都要咳出来,才终于停下。倒是把于安安吓得够呛。
见她没事,安然松了口气,将早就准备好的热水递了过去。
金钰接过水喝了一口,刚想道谢,待到看清递水的人是谁,一张脸顿时沉了下来,那望过来的目光更是让安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那目光饱含愤怒与委屈,仿佛面对的不是自己从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是某个刚刚陷害了她的大坏蛋。
安然顿时无语凝噎,刚刚那明明是她自己要跳的,自己可是什么都没做。难道说,在金钰的眼里,杜水仙的存在就是种错吗?
仔细想想,的确,杜水仙实在太优秀了,就算没有刻意努力,也确确实实挡了金钰的道。长得比她漂亮,家庭条件比她好,学习成绩比她好,现在,甚至连跳个水都稳压了她一头。以金钰那小心眼,想不怨恨都不行!
第49章 回到过去学跳水(4)
国内的体育训练体系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创建的, 以业余体校为主体,倾国家之力培育体育人才。这种“举国体制”的好处显而易见,孩子从进入体校的那一刻开始, 就跟普通孩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虽然也上文化课, 但文化课的比重已经严重降低, 从此他们的人生中就只剩下训练与比赛。
这样孤注一掷的培养方式的确容易成全天才, 却同样能够轻易毁掉天赋并不那么好的孩子。体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那种压抑, 封闭,孤立的环境中,心理承受能力不那么强的孩子也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专注训练,忽视文化教育,从体校里走出来的孩子大都文化基础薄弱, 就算后来因为得了奖牌特招进入名校,也大都不过是混个文凭罢了,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学出点什么。因此,一般真心为孩子前途考虑的家庭极少愿意把孩子送入体校。
于是,当于安安以为自己发现一棵好苗子,兴致勃勃地来到杜家拜访时, 得到的却是杜父杜母的断然拒绝。
七十年代是个特殊的时代, 那时候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孩子还没像后世那么金贵。很多人家都愿意为了口粮把孩子送进体校。因为进体校能够农转非的特殊政策,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甚至不惜削尖了脑袋把孩子往体校里送。
可惜, 杜家既不缺口粮, 也不需要农转非。于安安提出的那些优惠政策对杜家毫无半点吸引力。
看着对面那一墙的三好学生奖状,于安安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如果孩子学习差, 读书没什么前途,她还可以据理力争一下,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