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忙跪在地上,低头道:“奴才不知, 奴才只想伺候皇上, 别的事情不归奴才管,奴才也不敢问。”

皇上叹息一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抿唇笑了, 道:“你啊,和小许子一个样,他就是胆小谨慎,这也不问,那些不说的,一问三不知。”

东平抬头,看向皇上道:“许公公是个明白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说,奴才想做第二个许公公。”

“行了。”皇上抬手让东平起来,又道:“替朕拟旨,朕要封祁王殿下为太子,协理朝政。”

东平答应一句,替皇上拟好旨,盖了传国玉玺。带人找祁王宣旨,杨义却告诉东平,祁王殿下回边关去了,已经走了多时了。东平不敢耽搁,忙回宫告知皇上。

皇上听得,少不得发脾气,抬手指着西北方向狠狠地骂道:“朕的太子还比不上杨义的一个参将,还是随时可以丢掉性命的参将,去,你去,把人给我追回来,追不回祁王,你就跟着他,在边关不用回来了。”

东平应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听见皇上唤自己,忙转身回来,双膝跪地。头上传来皇上的声音:“宣闻晏进宫。”

“是。”东平起身,退着出去。

闻晏此刻出了皇上,先将梧桐送回江陵侯府。因为闻晏的原因,江陵侯早知夏家有谋反之意,年初开始,便告病在家,不利朝堂之事。所以躲过了一劫,就连江陵侯岳家,忠勇侯府也提前收到消息,躲过了一劫。

闻晏回了冯府,去了冯氏院中,将宫中发生的事情叙说了一遍。

冯氏坐在软塌上,听了闻晏的话,吓得魂不附体,险些坐不住,泪眼汪汪:“闻胥竟然谋反?你祖父祖母可知道,闻家其他人如何了?”

闻晏道:“幸好皇上知闻家的情况,凡是参与的一个跑不掉,没有参与的,也不会受牵连,这是皇上给我的保证,娘放心,晏儿不会让祖父祖母伤心,不过闻胥的命是保不住了,他是祖父祖母的儿子,祖父祖母怎么不伤心,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闻胥当真大不孝。”

冯氏擦了擦泪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你祖父想来已经料到今日的结局,伤心是免不了的。闻胥可是被收押了?”他们虽然已经和离,可闻晏三人毕竟是他的儿子,走之前,让小四小五送送他,也算全了他的生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