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怎么突然这么有事业心了?!”柴玉都愣住了,这还是每天只做二十个套餐的老板吗?
“哎,得先赚点钱,搞点事业。”杜长秋开玩笑地叹气,“不然怎么登月碰瓷。”
柴玉没听明白,但是他明白一件事情,老板想搞事业!老板还想把饭团卖出去!
他想了想,蹲杜长秋面前,认真地说:“老板,你在县里面卖这种自制饭团,速度不够,如果你真的想卖,要不咱们合伙,我跟我爸说,把这个饭团放我们家的超市卖?”
柴玉家里的连锁超市遍布全国,而且都是小型综合超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也有熟食区。
如果按照这个铺货速度,光是挑重点的一二线城市、需要饭团的地区来铺货,日销量都是可怕的数字。
尤其是柴玉对老板的配方有信心,但是问题是,如果一下子做那么多,不可能由杜长秋一个人负责,这肯定是要和柴家一起合作,把配方交出去,然后由工厂工人们一起制作。
只是这里面有个极强的门槛,就是品控。
杜长秋心里也明白,对于柴玉的提议,他很心动,但是大批量产出,甚至还是工业化地产出,他没办法放心。
“有机会倒是可以调配几种比较好控制口感的饭团,要食材比较常见比较好的。”杜长秋十分心动,但是还是拒绝了,他对柴玉说,“红丝米产量不够,大面积种植红丝米做经济作物的话成本会非常高,且能拿出来做饭团里的茶香鱼的腊鱼,还得是野生鱼,茶叶的投入,加起来饭团的成本会非常高,卖出去估计得上二十才能回本,我相信不会太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