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品楼的身价倍增,彭洽也成了整个A市厨师协会说得上话的骨干。很快就平步青云,越来越顺利。
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太过顺利,让彭洽得到了太多的工作——录做饭的固定节目、出做饭的书籍,这种在人前的风光,显然比在后厨默默无闻吸引彭洽。于是他的整个工作安排开始倾斜,基本不再管理一品楼的后厨。
但是再成熟的班底,主厨品控依然无法被代替。尤其是到了一品楼这个价格,来的人里面,很多都是很会吃、非常敏锐的食客。
再说,就算是不专业的人,吃到嘴巴里的东西,说不出滋味,也不知道哪里有没有打折偷工减料。但是人都能吃出好不好吃,味道到底正不正。
更何况,彭洽自己不再管理后厨,他的心在膨胀,跟着他一起发家的后厨员工,在骤然没有任何人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也跟着开始浮躁起来。
于是中饱私囊、以次充好的事情也慢慢开始出现。开始还好,大致还说的过去,后来则是越来越差。
而这一切,彭洽都根本没发现。
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关余的父母也开了酒楼。彭洽没过去庆祝,两人说起来是师兄弟,但是随着彭洽发达,两人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远。
但是两人师出同门,会的很多菜色都是老主厨庞先生的手艺。吃起来很多细节的处理方式和搭配思路,都非常相似。
但是这都没什么,毕竟处理方式相似、各有滋味,也是不错。不过问题是,当时被很多嘴刁的食客吃了之后,恰好遇到一品楼菜品质量大跌,于是大家口口相传,很快就开始光顾关家酒楼。
正常人知道自家客人大量流失,很多人都去光顾关家酒楼,第一反应应该是先查自己家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查看下顾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