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两位名人,解决难题

“小友,你也无需感谢我们。”陆游摆摆手说道:“说起来,你之作为,倒是让我们二人感到羞愧。你不过白身,却救助百姓。而我们二人,空享皇恩,却束手束脚。说起来,我们不如你!那天文会之上,你的诗作我们也已经看过,尤其是那最后一首,直接让这张碳头拍案。只是没想到,你不仅诗文绝佳,并且还有如此心性……”

两人对于沈堂的赞赏不加掩饰。

不过,这倒是让沈堂略有些尴尬,首先,自己的那一首诗词本就是抄袭而来。而且,眼前这两位,可是真真正正的诗词大家。尤其是陆游,即便是在整个中华璀璨的历史上,也是足以令人炫目的一位偶像级人物。

“长者谬赞,小子只是尽心而为罢了!”

那张孝祥闻言不由轻叹,“唉,这世上之事,怕就怕尽心二字。若是我大宋文武百官能够尽心,又怎会北望而不可得?”

“小友,依你年纪,为何不闻你走科举取士之途,却是在这山阴荒废岁月?”陆游好奇问道。

沈堂尴尬的笑了笑,“小子粗通文墨,偶得文章已经是庆幸,又怎敢奢望成为天子门生!”

二人闻言,却是郑重的摇了摇头,张孝祥更是说道:“小家伙此言差矣!依你文采,若是用的几年功,东华门唱名也未尝没有机会。而且,我大宋乃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不管做什么,有一个正经的出身自然最好。”

这个曾经的状元,对此自然最有体悟,因此,直接对沈堂言传身教。

沈堂当然知道二人好意,不过,心中却是苦笑连连。自家知自家事,他虽然读书甚多,所知也是远胜他人。可是,八股科举却差得远。即便是真的勉力去考,运气好,能落得个榜尾题名。而更大的可能却是名落孙山!

再者说,在此之前,沈堂的想法只是混迹一生、偏安山林,又怎么会有科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