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还红着的眼眶里满是惊叹与好奇,好半晌,抬眸真诚道:“二嫂,你定要平安的生下小子。阿兄不在,我也会替他好好照顾你的。”
阿姝望她的目光愈温柔,点头道了声“好”。
当夜,刘昭按捺不住心中复杂交织的情绪,提笔亲书一封,第二日一早便交人寄出,送予刘徇。
第二日起,便尽力地与阿姝、邓婉二人和睦相处,日日一处说话,一同玩乐,穿时兴衣裙,读家中藏书。
……
此时,刘徇正领兵自荡阴起,不到一月,便轻松连下朝歌、汲县、共县等数城,战果颇丰。
然他知此番将有硬仗,丝毫不敢松懈。待又一路沿太行山脉往河东郡攻城时,便遇郡守与都尉闭关据守,连攻十日方下一城。紧接着,率军围安邑时,便遇耿允手下大将军庄会率大军五万,渡大阳,来攻。
刘徇遂派樊霄与王戍二人先领五万人于解南迎战,其余人则继续留安邑。
樊霄与王戍二人分作两股,王戍设下埋伏,樊霄诱敌深入,未出数日,便大破敌军,更斩庄会,获其大量粮草军备等。
同时,刘徇连围安邑十多日,终于也将之攻下,数日后,将河东一地尽收囊中。
这月余,他收到邯郸消息,得知刘昭竟擅自自信都赶去邯郸,原本还有些担忧,然不过两日后,又收到刘昭亲笔书信,尽是对从前之事诚恳认错,更将当夜与阿姝之言一字不差皆记下。
他本因战事焦灼而心神紧绷,可待阅至“嫂言兄长待之甚好,既为其妇,定尽心待我”一句时,也不由地心生感喟。
一想起家中那妇人,虽与他的书信写得不那么勤快,每一回只短短一块丝帛,原来在家中,竟会这样对阿昭说话,他实在感到苦尽甘来。
她总算知道他待她,是真心的好。
于战时空隙,他忙提笔又写家信一封,洋洋洒洒上千言,尽是柔情蜜意,命信使送回邯郸去。
待信使快马加鞭赶至邯郸时,阿姝恰趁闲来无事,跟着婢子们学做了双寻常长靴,无甚纹饰,只是针脚结实耐磨。
她阅毕来信,会心笑了笑,仍是未写太多,只将刘徇信中所问之话一一答了,又添了句“腹中小子已渐能动,盼君归”,便将长靴与信一同交信使。
这一来一往,直过十多日,方又送回刘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