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不在焉地用手指拨弄着茶杯,几次抬头看看裴无咎,想要说什么又咽了下去。
裴无咎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本来性子就冷,平时也不是多话的。
而太子看了建昭帝的遗诏,自然已经知道皇上对他的态度,看太子的样子,似乎颇为纠结,眼下乌青,看起来很久没有安眠似的。
裴无咎突然很想知道,这个自幼一起长大的“兄弟”,在知道了真相之后,会怎么办?
“无咎……”太子斟酌良久,终于开口,“你喜欢山水吗?”
裴无咎长眉一挑,“尚可。”
“那你想没想过游山玩水,远离俗务,从此逍遥一生?”
这是太子考虑多日的结果。
自从那日看到了父皇亲手所书的遗诏,裴琰想了很久。
裴无咎自幼跟他一起长大,基本是在宫里过的,裴无咎不像康郡王世子,更像一位皇子。他和裴无咎也不像是同族堂兄弟,更像是亲兄弟。
裴氏宗族旁支不旺,但同辈的兄弟还是有几个的,像裴无咎这样自幼住在皇宫的,却只有他一个。
幼时,裴琰也曾听过一些风言风语,说裴无咎是皇上的私生子,所以才会出生就被抱到皇宫。
他一度以为是真的,甚至还偷偷问了母后。
向来端庄贤淑的母后却变了脸,狠狠地训诫了他一番,又处置了几个乱嚼舌头的宫人。
后来稍懂得些男女之事,裴琰再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毕竟按照裴无咎出生的日期推算,他的母亲怀上他之时,已经嫁给康郡王两年有余。
而那个时候他的父皇刚刚登上皇位不久,正是忙碌的时候。
及待看了遗诏,裴琰再度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天家无父子。
父皇只有他和老三两个孩子,看顾得很是用心,就在这种情况下,父皇还一直防备着他做大,用老三跟他制衡。
试想一个同族的兄弟有帝王命格,不管是谁,父皇也早就将其斩草除根了。
但裴无咎出生时就被得道高僧批了帝王命,按照常理,应该立刻杀了,让一个襁褓中的婴孩夭折简直太容易了。
可父皇却能容忍他长大,让他跟自己和老三一起识文习武,甚至还允许他成亲生子,还让他的孩子永世亲王,世袭罔替。
仅仅是在大行之时带他一起走。
这绝不是父皇惯常对待同族小辈的态度。
如果……裴无咎是父皇的亲生儿子,还是长子,是父皇盼了许久的第一个孩子,这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太子悄悄查了当初裴无咎出生前康郡王妃的脉案和康郡王当时的情况。
按照裴无咎的生辰往前推算,康郡王妃有孕之时,康郡王已经被父皇派到南方视察水务两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