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逆在哪都是大罪,继任者应该恨不得把他的痕迹删除得干干净净才是。先不说景王爷祖宅所在的寿阳,便是千里之外的太原,关于这个王爷的痕迹却已经清晰可见,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明显。
大开夜市,融合异族;修路减税,整顿吏治;修建堡垒,巩固边境,甚至大城市全部留下驻/扎/军,拱卫百姓。
无论哪一样都可以说是功在千秋的功劳,却不曾想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一个谋逆的罪臣身上。
翠华艰难地把视线从姑娘的耳环上拔开,严肃皱眉想了想:“不是我说的,是官家下圣旨说的。”
苏锦瑟皱眉:“什么意思?”
“景王爷怎么会谋逆呢,整个河东道都是他的啊,再说了官家的位置都是他不要的。”她歪着头,天真又不解地嘟囔着。
这话听得苏锦瑟倒吸一口气,一把捂住翠华的嘴,沉下脸说:“这话不准再说。妄议政事可是诛九族的。”
翠华眨眨眼看着她,突然拿下她的手,一板一眼说着:“不是我一个人再说,所有人都在说。”
她紧抿着唇,严肃又认真:“历代景王爷镇守河东道,到了这任景王爷开创先举,开通商道,边境早已没有兵荒马乱的战乱。我爹说过这是太原最好的日子,没有人会因为战乱而牺牲,只要勤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
苏锦瑟没想到这个王爷竟然在民间威望如此之高,哪怕换了新的执/政人,依旧堵不住众人的嘴。
“姑娘,我不明白为什么好人会死,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人说景王谋逆,这些都是大人物的事情,可与我们百姓而言,谁给我们饭吃谁就是我们的恩人。历任景王爷都是曾救太原出水火的人,这样的家族不该这个下场。”
她说得惆怅不解,这是太原许多百姓的疑问,他们不管上面的人到底是谁,他们只关心今天吃什么,有没有的吃,他们只关心明天能不能活下去。
苏锦瑟叹气,摸了摸翠华的脑袋:“我也不懂,不过有句话我也要与你说,虽然两年后你的卖身契就到期了,可谁也不知道你家姑娘什么时候前往汴京,汴京不是太原,有些话连眼神都不能给,比如你口中的景王爷。”
翠华丧气地低下头,点了点头:“我知道的,嬷嬷与我说过的,我只是忍不住,我以后不会再说了。”
苏锦瑟再也没有逛街的念头,岔开话题问道:“你知道这里那个寺庙最有名吗?”
“寿阳就一个寺庙,是一个观音庙。”她一边说一边悄咪咪地看着苏锦瑟,神情不明。不过苏锦瑟早已习惯翠华的脑子,不指望她能正常思考。
“那便去观音庙。”苏锦瑟当机立断。
不过很快当马车来到观音像前,苏锦瑟陷入沉思,她沉默着,在想现在换个侍女还来得及吗。
原来这个寿阳唯一的观音庙竟然是送子观音庙,来来往往的都是梳着妇女发髻的人,未出阁的娘子也都由长辈陪同,像苏锦瑟这样独自一人来的还未及笄的姑娘独此一份。
翠华见姑娘脸黑地厉害,紧绷着嘴,低眉顺眼,不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