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概望去,原本毁于兵祸之中的城墙正在急速的修缮起来,城内景观依旧、街市巷道的商家也陆陆续续开张做着买卖,勉强有了几分城市的模样。
方腊攻下杭州时,杭州郡守弃城逃走,起义军便将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以下的官员屠戮一空。
似乎出于群众基础,又或许是为了获得兵力的补充,方腊倒是没有下屠城令,仅仅只是将杭州城设为都城。
有意思的是,方腊聚众而起,设置百官,甚至把年号定为“永乐”,但自己却未用传统帝位登基,只是自称为“圣公”,不知是没有文化导致,还是真想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体制。
“永乐”这个年号甚好,数百年后的明成祖朱棣便也用这个作为年号,成就了一代大帝。
但历史上的方腊政权不过一年半就全线覆灭了,这里看起来,“永乐”这两个字,或多或少总给人一种讽刺的味道。
当然,这个世上也没什么先知者。
方腊如今却身披龙袍,笑吟吟的望着“永乐”两个大字,露出几分志得意满的神情。
浩渺的星力化成一道淡蓝色的光罩,将整个宫殿覆盖住,散发出几分幽幽的光泽,在内的一切事物,方腊都可以感知的一清二楚。
这已是半神巅峰的领域,进一步则为神域。
不知为何,方腊的宫殿却选在临钱塘江而修建,方腊的解释仅仅只是这么舒服心安。
没有人有意见,因为他已经是“圣公”了。
任何任性的要求,与权力相比较,本也显得微不足道。
硕大的大殿里,仅仅只站立了七名男子,永乐朝的一切事情,都在这里决定下来。
在方腊眼里,数十万永乐朝的子民中,也只有这七名男子有面圣的资格。
“人都到齐了,诸位卿家,今日可有事相商?若无事,便退朝吧。”方腊记挂着后宫新收的几名佳人,倒也没什么兴趣聊些无聊的琐事。
原本明教的教主称谓,方腊倒是觉得有些土气,换成圣公之后,便一次都不想再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