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上小山头就能看到被摧毁的营地,隐隐约约还有不少人在里头进出,应该是那些自觉能占便宜的家伙。
丹波却下意识的想远离此地。他只想回家,找个医生治好腿上的伤。至于营地,那里太危险了。
其实危险一个月前就出现了。
营地里流传有家‘圣光’公司获得政府许可,在边境地区投资搞开发。它一开始只在木姐口岸,但很快就出现在猴桥,滇滩,南伞等多个口岸。
口岸之所以是口岸,就是因为交通条件优越,方便进行边境贸易。
原本边境武警只是守住这些口岸,但‘圣光’却攻势前出,以口岸为据点跑到缅甸一方进行投资。
若只是一个点,缅北的地方势力忍一忍也就算了,毕竟真打不过。无论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可这几个点连成线,各种地方势力就受不了。不管它们之前的立场如何,谁都不愿意看着‘圣光’侵入自己的地盘。
‘圣光’不但前出边境口岸,还深入村寨,由点成线再到面。它有雄厚实力,能提供地方势力完全提供不了的物资和公共服务。
集团用良好的治安,教育,医疗等等来争夺人心。
在这种争夺中,地方势力全线溃败。他们就只有吊脚屋,弹药不足的破枪,几辆老掉牙的越野车。这点力量欺负老百姓都靠威逼利诱,对付正规军就只能躲。
想打游击战?没有基层群众支持,拿什么打游击战?对面是打游击战的祖宗,经验教训多得是。
山里的村民吃着‘圣光’提供的大米,穿着‘圣光’送的二手服装,看‘圣光’给的vcd,欢快的把烟田全给铲了。
‘圣光’每个村驻扎一到两个班的‘农技人员’。只要十几个人配上机枪和火箭筒,就构成坚不可摧的前进据点。
地方势力拿什么去啃?
‘圣光’给钱给物,地方势力是抢钱抢物,普通村民投靠谁就不言而喻了——‘佛祖显灵’是给他们正大光明的心理借口,毫无负担的给‘圣光’当带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