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篇册子中给出的理由又十分充分。

在联系到如今的蜀中实情,算得上有理有据。

当这册子呈到诸葛亮案台上时,可以想象得到,威力不亚于一记原子弹。

这便是曹军没有选择亲自递上去,而是让马谡背锅的原因。

毕竟就算是现在的马谡,依旧是诸葛亮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

这个锅,只能由他来背了。

这便是曹军绕了马谡一命的原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就是马谡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

就算其中的动作瞒不住诸葛亮,曹军也不能亲自上奏。

不然有抢夺兵权的嫌疑。

这是大忌!

让他在等几年,等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失败后,在亲自上册也可以,只是……他已等不急了。

若诸葛亮是那大智慧之人,必然能看出曹军册子中所提方略,字字珠玑,完美的切中了所有要害。

只要诸葛亮是真心为了蜀汉好,说不定会同意。

这便是曹军敢于赌一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