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妍若有所思,咽下最后一口粥,又擦了擦嘴,才笑着回道,“不敢当。”
气氛一度有些尴尬,邵启瞪着眼看江桓之,真是不长眼色,哪壶不开提哪壶。
被邵启看得心虚,江桓之赶紧绞尽脑汁,转移话题,“听说这庄子现在已经给了姑娘了,那你以后准备在这庄子上做什么?”
说完江桓之就想给自己一巴掌,问一个闺阁姑娘这些,他还真是脑子不好使了。
“不瞒江公子,”简妍并不觉得有太大不妥,她正要有人与她商量,“我准备将玉棉村收成不好的荒地都买下来,或者让村民租给我。”
“这里是荒地,你买下这儿有什么用?”邵启率先问了出来。
“我是想着,荒地贫瘠,既然种不出粮食,又何必执着于非要种粮食呢?”
“那你准备种什么?”江桓之起了兴趣,他是真没想到简妍竟然有自己的想法。
“听闻此处棉叠子长势喜人,不若日后就全部改种棉叠子好了。”
“这东西能有什么用?”江桓之觉得这位大姑娘未免太胡闹,猜想简妍是不是觉得棉叠子好看,准备种来一饱眼福。
邵启却是若有所思,他昨日是跟着去找黄姑的,自然而然联想到院中一大堆半成品的棉布,“你是想要用棉叠子织布?”
简妍意外的看了邵启一眼,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想到了,“嗯,是。”她还没跟他说太多呢。
“姑娘,不是江某打消你的积极性,”江桓之语重心长,“棉布易腐,不宜久存,再多也没什么用。”
“我知晓的,”简妍点点头,“黄姑。”
吃完饭一直坐在一旁的黄姑闻言立刻过来,语气间残留着激动,还带着些许紧张,“姑娘。”
“我给你的册子,你可拿着?”
“拿着拿着。”黄姑将册子从怀中捞出。
“喏,江公子看看吧。”
册子不厚,薄薄二十页左右,翻开来看,第一页用小楷端端正正地写道:棉布加工制作工序。
隔一行,写:英武一年十一月廿六记。
接下来就是一幅幅简图,配有小字,某些地方有些模糊,似乎是不清楚的疑惑,但整体来看还是很容易看得懂。
江桓之翻完册子,看到最后的小字,眼含震惊,抬头直视简妍,“这,这可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只要能照着工序做出来一匹,存放些时日,不就知晓了?”
“是是是。”江桓之有些坐立不安,想问什么又不好意思问似的。
邵启皱眉,什么东西,为什么给江桓之看不给他看,他哼了一声,趁其不备,一把夺过小册子,仔细翻阅了起来。
“江公子放心,册中所画的织机滚轮,已经叫有经验的师傅看着做了,想来年前也就能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