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后严厉声明过宫中的忌讳,她们倒也没做出什么构陷之事,只是风凉挤兑不屑的话不断,又常在董氏偶遇皇上的时候去截胡。

能不能成且不说,确实相当膈应人。

而董氏之所以能经常偶遇皇上,倒不全是因为在乾清宫伺候时和皇上身边的人相熟,也有她熟知皇上习惯的原因。

乾清宫的人有分寸,董氏呢,又不到窥伺帝踪的地步,但她估计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便从没有闹到过皇后面前。

讷敏是中宫之主,也算想得开,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她们不闹得太难看,或者惹怒皇上,怎么争宠她都不管,也从不借皇后的身份去抢别人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

所以庶妃们向皇后请安时,无论心中如何想法,确有几分真心实意的尊敬。

容歆作为皇后娘娘面前一等一的女官,甚至比好些庶妃在皇上面前都要有脸面,在宫中不说是横着走,也差不多了。

容歆有时候扪心自问,看着钮祜禄氏、佟氏那等受宠的妃子对她都客客气气的,难免会有一些心态上的变化。

幸而她稳得住,独自一个人时,常会对着那本依然只有催眠之用的佛经自省,虽然总以瞌睡为终,但第二天她确实又恢复了沉静。

这些心绪变化,旁人是不知的,所以只称道:容女史不愧是皇上和皇后娘娘器重的,果真是不矜不伐、婉婉有仪。

有众多耳目的容歆:

这年头,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俗人的感觉,颇有些意味深长呢。

十一月初一酉时三刻,张氏发动,依然是容歆代皇后娘娘出现在储秀宫掌事。

她到的时候,张氏刚阵痛过稍稍平复,容歆见她满头大汗,温恭道:小主且宽心,得皇后娘娘吩咐,生产事宜皆已安排妥当,太医也已候在前殿。

张氏扯了个苍白的笑脸,道:劳皇后娘娘挂心了,有容女史在此,我是再没有不放心的。

容歆见她有气无力的,转头问一旁的宫女:小主晚膳吃了多少?

回女史,只用了几口。

容歆一听,又询问了一下稳婆,便对张氏道:生产是力气活儿,您吃那么一点东西定然是撑不住的,我叫人给您做点东西吃。

我也觉有些心慌。张氏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

容歆转身出去,叫丹彤亲自去看着人准备。

虽说她现在知道了,宫中对于那些阴私之事看管一向十分严,轻易不可能有谋害之物出现,但小心些总不是毛病。

外头寒风凛凛,该安排的都安排好,生孩子容歆又帮不上忙,便和其他人一起耐心等在正殿的次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