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 胤禩跟我说, 也想和胤祉一起进书院读书。

您同意了?看八阿哥的神情, 不太像。

太子摇头, 不留情面道:以胤禩如今的学识,不足以进书院。

这样的理由,难怪八阿哥走时颇有几分垂头丧气。

容歆哭笑不得道:好歹八阿哥是后头阿哥们中书读的最好的,您这话太打击人了。

这是事实。太子淡淡地说,不是一句想,便可如意,要有能力使人信服。

容歆问道:您定是知道皇子们越晚进入朝堂,越是对您有利吧?

太子轻笑,拿起书案上的折扇,打开来,递给容歆,姑姑瞧我这新扇面画得如何?

那扇面上是一幅江山图,山峰连绵,云雾环绕,端的是大气磅礴,见之便心生豪迈。

容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含笑合上折扇,道:等您换了新的折扇,这把我再帮您收起来。

如今书院已有学子陆续入学,先生信中再三说要为大清培养栋梁之才。太子笑容朗阔,我希望大清有更多饱学之士、能为之人,其中当然也包括我的弟弟们。

容歆将折扇还给太子,欣慰道:只要您足够强,旁的皇子们便是有心也无力。

太子成长至今,真正算是有一争之力,也只有明珠扶持时的大阿哥而已,这些少年皇子们,入朝太晚了。

太子根基深厚,朝臣认可,深受百姓拥戴,除非太子自甘堕落,胡作非为,荒唐无道,否则连康熙也无法轻易废太子。

这也是容歆对太子先前所做之事反应那般大的原因。

太子定然是不知道他的皇阿玛在位时间会那般长,只是年轻人想有一番作为,不甘心碌碌无为罢了。

容歆想到他会经历那么漫长的太子生涯,也不忍心用她和太子的关系教太子为难,且随他去吧,他其实挺明白的。

而太子从书柜中拿出一锭银子,道:下月太子妃生辰,我想请大嫂还有三弟妹、四弟妹进宫来陪她过,请姑姑帮忙好好张罗一下

容歆不客气地接过来,调侃道:太子妃不在意生辰,往年不都是您亲自选了礼物送予太子妃吗?怎么今年想起请客人了?

您当我不知道吗?三弟妹嫁给三弟快两年了,太子妃一直为不能和三弟妹亲近而抱憾。

容歆笑得欢畅,您放心,我定会替您向太子妃邀功的。

太子微一拱手,作势道谢:那胤礽便在此谢过姑姑了。

好说。

两人玩笑过,太子叹道:弘昭种痘,但愿能教她分一分神。

皇长孙身体好,想必会平安无恙地度过。

希望如此。太子亦是担忧,太子妃忙于宫务,到时我亲自陪着弘昭去宫外种痘,姑姑帮我照看好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