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勉强放过贾政,想起宝玉的婚事,难免联想到探春、贾环跟贾兰几个。

“宝玉是我唯一的儿子了,他的婚事一完,我就再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了,剩下的那几个可都是你的责任,我这边是不会出钱出力的了。”

不过,贾兰跟探春和贾环又有所不同,王晴顿了顿,又稍微改口道:“原本我嫁妆里预想着留给珠儿的东西,我也不准备全部给兰儿,这几年他母亲一直安分。若是你没什么意见,我便找个时间将她放出来了。”

贾政当年可是亲眼看着李纨如何不知足的,其实过后他还真有些后悔,就听了李纨生父李祭酒的名声就直接帮贾珠定下了跟李纨的婚事,搞得贾珠早早送命不说,养出来的遗腹子先前看着也是一副自私自利的样子。

看王晴心软了,贾政更加觉得自己以前就不该跟王晴硬着来,明明她也是一个十分讲理的妇人,做人做事都很大方。

“你若是关心兰儿,大可直接把当年珠儿媳妇如何顶撞的事儿都告诉兰儿,也别总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明明你做事公正,偏要让旁人误会与你。”

贾政虽然改了不少,但骨子里的自私怎么也改不了,眼下他的两个儿子都有出息,贾兰这个生母不孝不顺的孙子,还真比不了儿子的分量。

其实王晴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如此对待一个小孩子,真的一点也不道德。

可是那时候她真的理解不了李纨为何就突然变成那副欲壑难填的样子,明明书中也只是通过寥寥几个场景来暗示李纨的冷心冷情,并没有说李纨是一个贪财之人啊。

贾政看王晴还在纠结,便主动承担起对贾兰说明当年情况的任务,好在这两天宫里依旧还在忙碌,贾兰这个逼不得已上位的伴读也被元春送了回来,用的借口就是贾兰想要回金陵准备科举了。

贾政想做就做,转头就出门找贾兰去了。

王晴懒得管结果如何,她眼下就等着过两个月宝玉跟黛玉的婚礼。

天黑之后,贾赦那边也知道了白天甄家送了大笔财物到王晴院子里的事儿,不过贾赦眼下的重点倒没有放在财物上头,他直接问林之孝:

“今日各处当值的都是哪些人,怎么就让甄家人安稳地把东西送进了内宅?!”

林之孝一早就调查清楚了,便是贾赦不问,他也准备找个机会跟贾赦说明,“今日当差的都是咱们这边精挑细选出来的小子,以往可从来没有出过篓子,今日这也是因为为首的一个婆子拿着王大人家的帖子,说要见二太太,他们心里虽然觉得不太对,但帖子确实没问题,再加上大门口一个门房确定说那婆子的确是王家人,大家伙儿这才放了人进门。”

想了想,林之孝又补充道:“那些人没待多久,最多也就两刻钟的样子就出来了,后头立马便有二太太跟前的丫头去了王家,下午的时候,又有大批人上门亲自带走了那些财物,想必是二太太已经想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