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巴库有名的少女塔吗?”站在德土联军指挥所处在的山坡上,鸟瞰着整个巴库城,从望远镜中看着坐落于巴库老城中心,比邻里海海滨,那座灰碣色石质圆柱形高塔,桑德斯将军笑问身边的军官们。此时桑德斯的心情可以用非常舒畅来形容,因为犹太血统的原因,在德国陆军之中一直受着排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桑德斯在四年前主动申请到奥斯曼帝国当军事顾问,在这里的四年中,桑德斯可谓是如鱼得水。
先是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在桑德斯指挥下收回了亚德里安堡,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桑德斯不懈努力下完成了自毛奇到冯·德·戈尔茨以来颇为艰巨的奥斯曼帝国陆军现代化任务。在达达尼尔战役中巧妙调动并不充裕的兵力,成功挫败了协约国的军事行动,给予了协约部队大量杀伤,仅凭此一点使得桑德斯在国内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也正是因为这一战绩才使得自己授予德国陆军上将和奥斯曼帝国陆军元帅军衔,并因此成为奥斯曼帝国陆军总司令。
但是在达达尼尔战役后,因为并不赞同奥斯曼帝国上层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因而受到了奥斯曼帝国上层的冷落,招致奥斯曼帝国三大军事寡头之一的陆军大臣恩维尔的反感,并因此受到了冷落。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式了,随着从德国本土增援的五个精锐师的到来,面对着实际兵力得到空前加强的德土联军和高加索俄军兵力得到消减的现实,原本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此时变得再符合实际不过,原本和帝国上层有些冷落的关系也迅速升温,桑德斯相信随着对高加索的占领,对于德国至关重要的巴库至巴统铁路的打通,巴库的石油和突厥斯坦的粮食、棉花会源源不断进入德国,那么自己的声誉必定将升至新的台阶,而这些土耳其人也会得他们所希望的高加索。
少女塔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由石灰石砌成,砌墙的石头一圈外凸,一圈内凹,在墙上构成层层清楚的横线,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敌的进攻。
“是的,将军阁下!少女塔还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塔名字的来源众说不一。一说从前有一对恋人,女富男贫,姑娘的父亲不同意这桩婚事把姑娘关进塔里,姑娘为了表示对爱情忠贞不渝,含恨跳入塔下波涛汹涌的里海,小伙子也以身殉情;另一说法是,在战争中此塔保护了无数少女,使她们免遭外敌蹂躏,因此而得到这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少女塔的建筑设计十分巧妙,圆形部分朝北,寒冬的北风绕塔而去,塔的突出翼朝南,每到夏季,将凉爽的南风导向城内,因而塔后的巴库老城始终冬暖夏凉,在少女塔旁的就是希尔凡王宫。”站在桑德斯将军身旁的土耳其第二军团司令穆斯塔法·凯末尔开口说道。
在加里波利之战时,穆斯塔法·凯末尔就在桑德斯将军指挥的第五军团,那一战两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穆斯塔法·凯末尔则在1916年8月,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名扬全国和欧洲。后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晋升为将军。而第二军团则作为右翼突击集群土军主力,仍然在桑德斯将军指挥下。
“等到俄军投降之后,德土联军司令部将设在希尔凡王宫之中!前高加索俄军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不就曾将他的司令部设在那里吗?”从望远镜中看着拜占庭风格的希尔凡王宫,桑德斯将军饶有兴致地开口说道。像是在土耳其的时候,桑德斯将军的指挥所就设在土耳其苏丹的别院之中,在这里桑德斯将军当然会当仁不让的选择那座差不多500年前建成的王宫作为自己的指挥部。
“元帅阁下!攻击开始了!”海德·冯·阿克兰看着怀表的时间指向9时13分的时候便开口说道。话音未落,如同雷鸣般炮声瞬间传到了山坡上。
“高加索!巴库!”眉目间有些凝重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看着巴库城外俄军防线,炮弹爆炸所扬起的烟尘,在内心自语道。
几百年来土耳其和俄罗斯在高加索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历史曾经有多少次土耳其军队曾兵临这座城市,但是最终土耳其从未得到过这座城市,希望这一次土耳其能够得到这座流淌着黄金的城市吧!
“他们需要的是石油、铁路,而土耳其需要的是这片土地!”想到这里用眼睛的余光看着桑德斯将军和其它德军将领,穆斯塔法·凯末尔在心下自说道。
正是因为这片争夺了数百年的土地,还有这座地下流淌着黑色黄金的城市,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才会同意让五个师的德军进入土耳其,组成土德联军向俄军发起进攻,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在高加索土耳其军队从未取得过任何优势,而现在优势第一次回到土耳其身上,但愿这种优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吧!但愿土耳其能够占领这座城市,还有高加索这片已经争夺了几百年的土地。
“奥斯曼没有退路可走!只能战斗到底!要么在战斗中生存下来,要么被各国分割占领而亡国!”看着陷入战火中的巴库,穆斯塔法·凯末尔在内心自语道。
几个月前,德国政府向内阁提供了《赛克斯——皮科协定》的影印件,那份去年三月英法两国分别派出的东方问题专家赛克斯上校和法国驻贝鲁特总领事皮科前往俄国,和俄国人秘密约定在战后对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本土及阿拉伯省份实行瓜分。
根据这个协定,英法两国瓜分了整个阿拉伯地区最为富饶的“肥沃新月”地带,法国则直接吞并东地中海沿岸和从安塔其亚直到贝鲁特的狭长地带,英国则直接吞并从巴士拉到巴格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