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长官!我们是在丘索瓦亚河铁路桥认识的,她叫达莎,她的父亲是一名军官,在两年前战死于乌克兰,她现在在俄罗斯教会医士团中做护士。”尽管此时阎二柱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会提到达莎,但是仍然如实地回答着先生的问题,同时解释着达莎的身份。
一直跟在司马身旁的黄维疆这位新任的三十一团长,望着主任有些不定的脸色心瞬间绷紧了起来,生怕会因此惹得主任不快,谁都知道眼前这位先生吾信民族主义,自己的士兵找个外国媳妇,怎么可能高兴起来!
“先生,当时阎中士在丘索瓦亚河铁路桥救下了达莎,所以达莎才会从那里一路追来!”或许是为了弥补阎二柱的“错误”,黄维疆连忙帮阎二柱解释了一下。
俄罗斯媳妇、中国士兵!对于边防军官兵娶俄罗斯女人为妻,司马并不反对,甚至于还乐意看到这种象征着“两国友谊”的垮国婚姻存在。这种自愿的婚姻,应该受到鼓励,和后世一些无耻至极文人竭力鼓吹什么“狼文化”、什么给“懦弱的汉族”换血的狗屁美化入侵理论完全不同,这种源自爱情的婚姻象征着两族之间的友谊,与入侵者的暴行不同。
“呵呵!原来是英雄救美啊!二柱!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好媳妇,这支钢笔就送给你们做结婚礼物,祝你们幸福!”想了一下司马便从衣袋内取出自己的钢笔,面带微笑地把钢笔塞到阎二柱的手中。
“谢……谢谢!先生!”接过钢笔阎二柱有些受宠若惊的回答道。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羡慕的眼神看着手握钢笔的阎二柱。在所有战友看来他无疑是一个幸运儿,在这场战争之中他赢得了荣誉、娇妻,而现在他甚至于还得到了先生送来的结婚礼物,尽管他还没有结婚。
在百余名工兵努力下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便在前线的一处安全之地。围于三座破楼残骸间的空地中开辟出了一个简易的受勋场地,距离这里最近的红军亦在三十多公里之外,即便是红军威力强大的远程要塞炮亦无法威胁到这里,而且上千名边防军的官兵和随行特勤人员,几乎把方圆几里内的每一间房屋、瓦砾、草丛像过梳子一样梳理了数遍,以确保司马在为战士授勋时的人身安全。
数幅大幅国旗和铁血军旗在已成废墟的楼上高高悬挂起了来,军乐队奉响起了国歌和军乐,勋章最大和用途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正因其象征着军人的荣誉,所以授勋绝不能草草了事,阵亡者和葬礼、勇者的授勋式、官兵的退役式,这三种仪式是边防军中最为隆重的仪式。亦代表着军人的荣誉与最后的归途。
来自喀山前线五个炮兵师、两个步兵团的100名获得一级忠勇勋章官兵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列成五排,面带兴奋之色望着为他们授勋的先生。他们是临时得到通知,主任会在前线亲自为他们受勋。
跟在司马身旁的两名随行人员一人捧着装有勋章的天鹅绒板盒,另一人则取出盒上准备好的勋章,一个接一个的双手恭持着递给司马,然后再由司马给立功官兵们授勋。
能够接受由边防公署司马主任的亲自授勋,对很多西北边防军军人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无上的荣誉,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现在许庆祥就是高兴不起来,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只要许庆祥合上眼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副苍白面容和那双带着恨意的眼神。今天的授勋是对军人荣誉的嘉奖,但是对于许庆祥却感觉自己的行为似是玷污曾经纯洁的军人荣誉,或许自己根本不佩戴上由先生亲自授予的一级忠勇勋章。心存愧意的许庆祥在接受面前先生为自己授勋时以至于都忘记了回礼。
“上尉,谨以这枚一级忠勇勋章表达国家及边防军为您在战斗中的表现出的英勇行为的感激之情,尽管勋章无法配及您的功绩,边防军以您为荣,祖国感谢您!”直到司马照着规定说完授勋词后,把金边银质一级忠勇勋章卡进许庆祥胸前后,许庆祥才回过神来,连忙立正回礼。此前许庆祥一直在犹豫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捅出那件事,但是现在许庆祥知道自己绝不能捅开,边防军的荣誉绝不能毁于自己之手。
许庆祥和身边的战友们并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边防军授勋词似乎发生了改变,只不过因为变化不大,而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罢了,少去了曾经的西北特色,改变往往源自细微之处。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和军备,就需要有强大的边防军,而你们亦在证明,有你们的存在,我们的国家亦可赢得生存,赢回尊严!……牺牲负伤官兵的血不会白流,同样你们这群为国而战勇士们的功绩,国家亦绝不会忘记,没有任何勋章和奖励可以与你们为国作出的牺牲相比,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未来战斗中继续杀敌立功,为祖国而战!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
授勋完毕后,司马便用那充满煽动和激励的语气向面前的官兵演讲,这些话曾无数次在司马的唇边响起,每一次在授勋时看着那些英勇的军人,激动而单纯的目光时,总让司马意识到肩头上的责任,带他们走向最终胜利是司马对他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