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病危,速回!”小弟发来的电报上只有五字,而这五字却把李辉的魂带走了。自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自己兄弟二人养大,即便是累死也要供自己和小弟上学,直到自己来到西北,进入基地后,把母亲和小弟接到西北,靠着自己的工资,母亲才不用操劳,但多年的操劳已经拖垮了母亲的身体,现在母亲病危自己却不能回去探视。
“这个……没有先例,我不能答应你,不过我答应你向张司令请示。”想到请假时队长无奈地回答,李辉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内,握着电报、看着母亲的照片黯然流泪,现在李辉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几乎不可能获准的假期上。
走在b-1学习区,隔着玻璃窗看着多媒体教室内正在学习的技术部的技术人员,司马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b-1区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纪的影子,电脑、投影机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
一直陪在先生身边的杨天擎,看着似乎思考着什么的先生,犹豫是不是该请示那件事,想到李辉的收到电报后的失魂落魄,杨天擎咬了咬牙:“先生!有一件事向您汇报一下……”
听着扬天擎这个自己一把手带起的最早学生汇报的事情,司马静静地看着眼前的b-1区,在心中犹豫,如果同样的事情轮到自己的身上,自己会怎么做?
司马心中如此想到。想到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古语,孝!是中国核心道德文化之一,如果自己连这个假都不能批准,那么……朝杨天擎望去,他正眼带期待地望着自己。
“给他一个月的假期回家探亲,天擎,嗯!再告诉他一次基地保密制度,你亲自去!”
“凤阳,你亲自安排人送他回去,记住寸步不离,另外通知军情局配合一下。嗯!还有让基地安全处的人给李辉准备一身国科委少校军装,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呆了近两年,值这个军衔。”在杨天擎满面喜色的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李辉时,司马转身对张凤阳吩咐,准他回家尽孝是一说,但安全保密工作绝不能放松,司马相信即便是自己未细说,基地安全处的人也应该知道应该在军装内做些什么。
“是!请您放心,绝不会出任何问题!”张凤阳轻声回应,加装一些设备的军装没有问题,问题是应该派谁送李辉回家。这个人选是个问题,基地安全处的官兵并不擅长这种“工作”。
“还有,凤阳,你看着组织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技术部技术人员探亲,是时候让他们回家看看了!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可以直接准假,至于基地技术人员证件上的工作单位,嗯!国科委六处。”司马想了一下接着吩咐道。
基地的保密和技术的保密,按最初设想就是与世隔绝,建立与世隔绝的基地,但是基地的技术人员都有亲人,像这一次,司马可以想象如果同样的事情轮到自己身上,恐怕即便是逃也要逃出去,那怕代价是死亡。如果发生那种事情,两年来自己的心血恐怕就会白费,当初自己考虑的太过简单了,如果当初在基地建立审查制度时,规定像这种信件一律扣下,或许……但随后司马还是在脑中否决了这个不近人情的念头。基地技术处技术员的亲人都在西北市内,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做好准备工作,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凤阳!你先前提出的那个基地村,赶紧动工吧!从今天算起,从选址到投入使用给你六个月的时间,至于基地村的图纸,一周后你直接派人去建筑委员会领取。”
在离开基地时,上车前司马转身对张凤阳交待道。先前张风阳建立基地村的提议是个非常不错的建议,只不过基地村或许应该变成一个基地城,基地要摆脱过去集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性质,把生活和部分工作职能转移到基地城。
人是感情动物,即便是铁人亦有感情,尤其是亲情更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在保密和感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与其让他们的家在西北,倒不如让他们把家安在基地。在后世那个年代,不是曾经流行过了一句话吗?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口号,曾经有数以百万人正如口号上一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但最后……或许那是时代的悲剧!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只能这么做,保密有时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作为基地技术处第一个离开基地探亲的技术员,李辉在接到通知时几乎不敢相信从队长口中吐的那几句话,直到座上这辆挂着军队牌照的215车驶出了基地,望着公路两侧被白雪覆盖的山脉,而打开车窗时吹进的寒气让李辉相信这是真实的,自己很快就能见到母亲了。穿着军装的李辉并不适应军装风纪扣的约束,在车一上公路就把风纪扣松开了,同时取出那个全新的证件,打量着上面的字样,照片是在换上军装上后照的,前后只用了几分钟,一个边防军军官证便被送到自己的手中。
“李辉,少校,国科委六处。”少校!自己不过才二十岁竟然就已经得到少校军衔,扭头看了看肩上两杠一星的红底少校军衔,李辉可以想象母亲看到自己后,一定会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