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高桥君,若行此策内阁必须有坚定而统一意见及排除万难之决心,你明白吗?”尽管对军部借统帅权为所欲为抱有同样的危机感和强烈的警惕,但原敬之明白如果真的接受高桥建议,或许内阁只有解散一途,废止军部?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内田君,我们目前在西伯利亚问题以及山东问题上的强硬,已经严重影响了日美关系,而日美关系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命运,如果日美关系疏远,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怀疑我国在西伯利亚和支那怀有侵略野心,因此我们应该努力避免使其疑虑加深,这样才符合我国利益。月底支那将派出总理特使访问我国,这是缓和日支紧张关系的时机,也是自去年支那撤回驻日公使,撤回全部留学生后,表现出的善意。我们在支那政府高层的朋友最近不断告诉我们,他们的总理已经决定缓和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原敬对外相内田交待道。

缓和日支关系是原敬之组阁后的工作重点。日支关系缓和后,日俄关系必随之缓和,进而可调整日美关系,日美之间的对抗和疏远是不明智的选择。

……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陆徵祥从位于72大道的外交部大楼里走出来。作为共和中国现代外交的开创者,尽管在司马组阁后关于陆徵祥的职务产生一些争论,但是最终其仍被司马任命为外交部总长,毕竟西北并没有几个真正的职业外交官。

陆徵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乘车回家,而是独自步行。在经过共和广场时陆徵祥朝广场上的人们扫了一眼。广场上的市民大都显得安逸和愉悦,显然他们很享受目前的生活。共和广场就是从前的西北广场,随着行政首都迁移至西北,根据国会要求,西北广场被更名为共和广场。尽管刚到下午六点,但此时共和广场和西北每一条街道,都被路灯和霓虹灯点亮,这个新兴大城市每一个夜晚都是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看着街景和路人,面色沉重的陆徵祥想起自己刚入外交界时,正逢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那时自己的恩师曾对自己交待:不可忘了马关条约,日后当努力洗尽国耻,收我失地。当年自己出任外长后,特意请人写下“不忘马关”的横幅挂于办公室,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收复失地。但是在共和四年自己却以外交总长的身份,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更为耻辱的二十一条。

“子次不可委以重任,共和四年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之‘二十一条’,今其竟被委任为赴日总理特使,总理委重任于此人,实为不智之举。”陆徵祥脑中再一次浮现出自己被委任为赴日特使的消失传至报界后,报纸上对自己的形容。报界并不知道,他六年来从不愿与人谈及此事,良知的折磨使他身心俱悴。终身悔恨之事,今天再次被揭开,实在是……。

“从此我陆徵祥千秋万代为世人唾骂矣!”当年外有武力相逼,内有袁世凯严令,自己硬着头皮签下二十一条前对袁世凯说过的话,现在已经的到印证。尽管新任内阁不承认二十一条,甚至二十一条从来只是纸面之约,但至今国人仍无法忘记这一奇耻大辱。

站在广场边,陆徵祥敏感的留意到一些人远远的对自己指指点点,显然是认出了自己。自觉无法承受这一切的陆徵祥挥手招来一辆出租车,匆忙离开共和广场,逃似的来到总理私宅,之所以来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辞职。

“今日总理委任子次为赴日特使,然子次实难担起此等重责,请总理另寻高明,这是我的辞呈。”司马当然知道陆徵祥司为什么辞职。因日本皇太子裕仁将于11月25日开始摄政,出于缓和中日关系的考虑,司马才决定向日本派出特使。而挑来选去在外交部的职业外交官中,司马选择陆徵祥作为自己的特使,前往日本与日本展开全面的国务会谈,以期缓和两国目前日益紧张的关系。

“子次,你初涉外交时正值清廷战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自此中国国权沦丧,想来你亦深有感触。子次,你不愿出任赴日特使,恐是为避他人之口舌。‘二十一条’之事,国人大都知晓,你不过是被临时推出主仪的,所以无需介怀,报界之所以旧事重提,实际上是为吸引民众而制造新闻。国人需知一点,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陆徵祥是共和第一外交官,尽管历史对他签字“二十一条”一事颇为指责,但是在历史上其率团赴巴黎和谈,在列强把山东当成礼物送给日本人时,正是身为团长的他顶住了北方政府的压力,坚决表示“宁辞职而不签,不卖国”。之所以选择他作为赴日特使,一来是因他在日本政界眼中是“半个亲日派”,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历史上他在“巴黎和会”期间所表现出的气节。

“总理,六年来,我一直为此深负歉疚。因此,从不愿和人提起这件事,即便被问道,也礼貌的拒绝回答,此实为子次人生之一大污点,恐子次无法担此重任,还望……”陆徵祥依然坚持辞职的请求。尽管这一次去日本或许会比自己想象的顺利,但是在当前中国,国内充斥强烈的反日情绪,如自己在日本的表现稍有不当,或协议不如人意,很有可能会被斥为国贼。毕竟在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做过一次,再做自然是顺理成章。

“子次,今年5月,山本内阁解散后,原敬之上台组阁。随着俄国革命的爆发,以及我国的完全统一,使山县有朋和军部策划的通过日俄合作对抗英美,扩大其在大陆扩大势力的外交战略从根本上破灭。原敬上台后,为了应对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新变化,采取了与英美进行协调的外交路线。为了避免日本在国际上孤立,山县也不得不对原敬外交抱有期待,原敬与山县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发生了转变。”

“原敬对英美协调的外交政策首先表现在调整对华政策上,原敬之认为日本以武力对中国实行扩张主义政策,从而引起日本与欧美各国间的摩擦,招致日本在国际上受到孤立。他反对山本内阁对华提出二十一条,也是出于不愿刺激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意图。损害日中友好关系,西方列强还会猜疑日本对中国怀有野心,使日本在国际上倍受孤立。在不干涉内政的方针下,原敬把日中友好作为对华基本政策。所以你去日本,如不出意外话,将可清洗背负已身的污点。”司马沉思了一会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