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参谋长魏铭勤兴趣盎然地看着趴在桌上书写劝降信的长官,看着长官的诡笑,熟悉长官为人的魏铭勤知道,长官的这封劝降信一定有阴谋。
写好的劝降信,张镇国见参谋长好奇宝宝似的盯着自己,“来!瞅瞅,我这封劝降信写得如何?”
魏铭勤接过劝降信大声朗读:“旅顺口日军总司令武腾信义将军及麾下:旅顺口之光辉防御,诚令举世惊奇。但其海陆各方,均被我优势兵力包围,救援无望,纵有天才杰出之将领,忠勇善战之士兵,要塞终亦必下。我军已准备就绪,待命总攻,一旦海陆并进,要塞指日可破。兹为造福人类,避免无谓牺牲起见,特向钧坐提议着手投降谈判,如蒙采纳请于明日上午10时前示知为何。共和中国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张镇国中将、封锁旅顺口舰队司令少将谨启。”
没什么特别,就是一封再普通不过的劝降信,但长官脸上不怀好意的诡笑是什么意思?魏铭勤感觉迷惑和郁闷。
“长官……”见信竟然没引起魏铭勤共鸣,张镇国失落的叹口气,“哎!年轻人,多读读书总是好的。”看模样是为魏铭勤没文化可惜,但实际上却是为自己的神来之笔无人欣赏而懊恼。
“长官,你是保定军校毕业,我是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应该算是不分伯仲吧!”魏铭勤显然不能接受长官的说辞。
“参谋长,看过日本藤村裕一郎写的《旅顺实战记》没有?当年他是以松山步兵第二十二连队副少尉出征,参加日俄战争,在旅顺负伤。”这时一名站在沙盘边的见习参谋开口插话,显然他明白司令官为什么说参谋长读书少,是因为参谋长不知道这封劝降信的出处。
“哦!你知道?……说来听听。”年轻人参谋的话让张镇国乐不可支,终于有人欣赏了,不致明珠暗投。
“长官,您的这封劝降信实际上是明治37年8月16日攻打旅顺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元帅写给旅顺俄军总司令斯特塞尔的劝降信,在藤村裕一郎写的《旅顺实战记》内写到这封劝降信的内容,长官!”挺胸立正的周定臣连忙回答长官的问题,周定臣认为长官之所以写这封劝降信,恐怕是心存戏弄之意。
“嗯!不错!你怎么会看这本书?”年轻人的回答让张镇国感到很满意。《旅顺实战记》这本书在国内并不出名,看的人不多,自己是曾听日本教官提到过这本书,如果不是要打旅顺,恐怕也不会看这本极尽吹捧己方之勇的小说。
“报告长官,藤村裕一郎曾参加攻击旅顺,其所写《旅顺实战记》更接近战的报告,所以,我想这本书总会对我有些帮助。”
见习参谋的回答不出张镇国意料,国防军人看这本书,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错,你能这么想,很不错!那你告诉我,你从这本书得到了什么?对打这一仗有什么看法?”
第304章 夜袭
公元1898年,面对刚刚驻扎下来的旅顺口,俄国长官、陆军少将苏鲍委奇曾有一个设想,拆去李鸿章时代的老市街,在此基础上建设欧式新市街。主意已定,他便准备去收购旅顺口老市街中国居民的房产,以实施建市计划。苏鲍委奇不过是个少将,而且只是个地方军政长官,在他上面还有关东州厅长官。
不久,关东州厅长官阿列克谢耶夫前来上任,他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是当时亚历山大三世皇帝的亲兄弟。他来旅顺口上任后,马上否定了苏鲍委奇的方案,主张离开龙河以东的老市街,在龙河以西的太阳沟海边,建造一座崭新的欧式城市,这也就是旅顺仅限欧人的新市街。摆在新市街上的建筑并没有多少新意,只不过是希腊、罗马、巴罗克、拜占庭等式样的大拼凑,包含了各种柱式、穹顶、尖顶、高坡屋顶、尖券、圆券、半圆形山花和断裂山花的欧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