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的安慰让刘常春意识到输掉比赛,而且是两场。如果听主教练的话,或许能赢得5000米,现在后悔为时已晚。刘常春觉得辜负了教练、队友和国人信任,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涌出眼眶。
“对……”是自己一意孤行导致现在的结果,想道歉却说不出话来。
“常春,像个男子汉,男人流血不留泪……”想安慰朋友的陈勤,话未说完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可惜!中国第一枚金牌就这么失去了,真可惜!
就在这时广播内突然传出一连串法语,嘈杂的体育场鸦雀无声,人们纷纷站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运动员席上几名翻泽也静下来倾听,面带期待。张伯芩紧张的双手紧握。
“阿勤,他们在听什么?”听不懂法语的刘常春问陈勤,陈勤是大学生。朋友的问题让陈勤颇为无奈的耸耸肩,“常春,学校里教的外语是英语、德语、俄语,我选修的是德语……他们说的是法语。”
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听不懂法语,除了外语学院或贸易学院的学生。中国中学外语教育,可以选修英、德、俄三种外语。大多数学生喜欢选修德语或俄语,因为这两种外语在中国使用最普遍,身边外国人大都是这两个国家的移民。
张伯芩和几名翻泽突然大声欢呼起来,“万岁!”几名翻译像疯了一般冲过来,抬手抬脚把刘常春抬起来朝上抛去。
“常春!常春!你赢了,是冠军,冠军啊!”法捷耶夫和张伯芩激动不已。一个半小时后,裁判组投票决定,1500米与5000米比赛结果有效,刘常春与鲁米并列冠军,无需重赛。
陈洁在观众席听到结果后,激动与纠结的情绪同时产生,陈洁已经写好一份《歧视令我国与两枚金牌失去交臂》的稿件,声情并茂,情绪激昂,但稿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快!快!发电报回报社,我们赢了。”草草写了几百字的简讯,陈洁把稿子撕下,递给同事。作为女记者,陈洁可以享受到“女人特权”,跑腿之类的活当然由男人负责,尽管巴黎邮政局在体育场内设有电报所,但女人跑腿显然不太合适。
“赢了?”刘常春被突然到来的惊喜弄蒙了,直到站在领奖台前,依然恍恍惚惚,甚至未注意欧洲人在安排上歧视,礼宾小姐先引鲁米上台,随后才引导刘常春上台。如果不是张伯芩竭力争取,欧洲人甚至不愿意播放中国国歌。
从赛场到休息室短短百米,鲁米走了二十分钟,原因是无法突破记者的包围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采访刘常春的记者寥寥无几,主要是中国记者,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无处不在。
共和十三年七月十日是中国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第八届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五色旗,奏响共和中国国歌。刘常春在一小时内先后获得1500米、5000米决赛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奥运会冠军,打破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纪录。尽管奥运会自许公平,但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无处不在,歧视绝不会因为取得金牌而消失。
从此,奥运会金牌对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在随后十天中,中国代表团先后收获十八枚金牌、三十二枚银牌、二十三枚铜牌,金牌或奖牌总数仅次于美国。
当刘常春赢得3000米团体、10000米越野赛冠军后,在巴黎刮起鲁米旋风。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中国代表团则刮起夺牌风暴,欧洲目瞪口呆的观看着中国运动员的表演。
七月二十日,巴黎卢米尔拳击馆内,热情的法国观众将比赛大厅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打出标语:“布鲁斯,法国拿破仑的后代!”、“布鲁斯必胜”,激动的观众戴上参加假面舞会的面具,妖魔鬼怪,呼啦啦拥向拳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