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页

走到飞行员中间,赵颂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跳下牵引车的李毅非回答。

“明天?”赵颂琴一愣,明天?难道明天就要出击?

“永远的明天。”李毅非笑着解答记者的疑问。

明天出击,是精卫部队的座右铭。正因如此,精卫部队从组建就一直保持战备,随时等待出击。四年来大家在刻苦训练中苦苦等待,直到7天前,接到转场命令,兄弟们明白,距离出击的日子不远了。赵颂琴向上尉伸出右手,“赵颂琴,西北时报随军记者。”

“李毅非,国防海军航空兵42联队中尉飞行员。”

“42联队?不是叫……”赵颂琴手指“精卫攻击机”尾翼上的精卫鸟“……精卫部队吗?”

李毅非笑着坐在草坪上,看来这个记者知道不少。精卫部队在海军中是个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精卫部队真正的使命。海航和空军一样,每一个联队都有自己的标志,精卫部队各联队采用姿势不同的精卫鸟。

“攻击时,你们会害怕吗?”赵颂琴曾在忠烈祠“君子游必就士”之称的游就馆内观看过烈士遗书、遗物、照片,看到烈士写给家人的遗书唏嘘不已,对烈士的尊崇油然而生,他们做到了非常之事。

“害怕?为了一次出击,我等了四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羡慕我。”李毅非一幅得偿夙愿的表情。

“入选精卫部队可实现生命价值的最高点,精卫部队担负的使命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国运系于已手的责任,不是外人所能体会的。毫不夸张,到了那天即使断了腿,只要还能飞,我就绝不会放弃。”李毅非身旁的一名飞行员拉过话茬。语气、神情坚定不移。

“我今年26岁,国内多少26岁的年轻人还在虚度年华,而我却可以参加关乎国运的战斗,这样的机会,多少同龄人可以拥有?这是解放数亿亚洲人的伟大战争,上次我们的前辈,为了赢得国家尊严,不吝已命。这一次,为了遭受奴役的亚洲同胞,我们同样可以牺牲生命,何况战争不仅关系到亚洲民族解放,同样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不是吗?”

“就是,人总有一死,能够在伟大的战争中死去,是种光荣,男子汉就应该这样。”歪戴布帽的机枪手躺在草坪上,悠然自得的回答。赵颂琴注意到他说出这些正气凌然的话时,神情中带着一丝眷恋但却感觉不到一丝悔意。

“好男儿战死沙场,切莫蹉跎岁月荒,战死沙场为国荣光,病死榻上徒虚荒,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为国战死赴沙场。”这时几名飞行员轻声吟唱起《好男儿》,赵颂琴留意到年轻的精卫毅然决然的神情。战死沙场是他们毕生追求的光荣,能够置身于伟大的战争之中,并参与其中左右胜局,或许本就是一种光荣。

赵颂琴拿起相机,“我可以给你们拍张照片吗?”透过镜头看着这群年轻飞行员,按下快门的瞬间,赵颂琴知道,无论何时,国家都需要记住这群胸怀荆轲之志的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