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不会得到参谋部认可。”
“但部队已经出发了。”
“先斩后奏?”司马诧异之余,仔细查看地图,上面箭头标明英帕尔63军和英军位置。没想到一来参谋部,就碰到这事。
“第6山地师已出发三天了。”蔡锷古井不波,并没有因彭石穿的先斩后奏而气恼,反倒蒋百里怒不可遏。
“总理,参谋部绝不接受先斩后奏,如果前线将领都像彭石穿,参谋部怎么指挥部队?我要求立即解除他的指挥权。”
“百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蔡锷笑呵呵的劝说。两人对63军行为态度迥异。蔡锷最近几年,对具体作战很少过问,作战计划由参谋部制定,国防部统帅三军却不直接参与作战方案制定。但对彭石穿的各行其是,蔡锷却固执己见。
“计划风险很大,但成功可能性不小。战役发动后,后路被断,会令蒙巴顿尤其英帕尔英印军惊慌失措,古今中外,军队都怕后路被抄,而且……”蒋百里怒气冲冲打断蔡锷,之所以要严惩彭石穿,并不是因为他违反参谋部命令,最重要的是置63军11万官兵于险地,绝不能接受。
“但63军也是后路不保,后勤保障问题怎么解决?重炮扔的轻松,但一旦遭遇顽强防御,怎么突破?难道依靠战士的英勇?发生意外,谁为11万官兵负责,彭石穿的脑袋能顶11万个脑袋吗?”
两人的争持让司马无所适从。军事决断不是司马的强项,但内心深处,却非常欣赏彭石穿。
“以少将军衔担负全军之责并不稳妥,他欠缺大兵团作战经验。当初我的反对是正确的,他的计划是草菅人命,我建议立即撤销他的职务,交军事法庭调查。”
“不,我赞同松坡的看法。百里,彭石穿建议不无道理,我们是走向极端。过去视战士为炮灰,现在却过于珍视生命,以致束手束脚错失战机。他的意见提的很好。”司马断然回绝蒋百里的建议。
“在大规模战役中,避免伤亡与赢得战争都是将军的职责。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适得其反。方案有风险,但值得一试。”
“军事我是外行,但打仗本身就是冒险,共和6年对俄战争,谁能想到竟能打到欧洲?对日作战,谁能想到彻底打垮日本?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如果计划成功,上半年就可以结束天竺战役。”
蔡蒋两位老拍挡,曾为国家带来一次又一次胜利,奠定国家强大的基础。
“东南亚、印度,只是一场演习,未来,还有更残酷的战场。在印度这个练兵场上,必须要试验新的战术和战争思路。至于后勤,百里,把第三战略运输部队派去支援,如果必要,可以考虑派出一个师的空降部队。总之,一切为了胜利。”
第200章 不安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