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小时前,刚回到纽约,从佛罗里达。”亨利如实回答。这一路用了整整三天,从伯恩、里斯本、佛得角、苏里南、巴哈马,乘飞机就用了一天,从巴哈马到佛罗里达,乘火车返回纽约。
一路上艰辛只有亨利才能体会,一路上还要避开联邦调查局眼线,即便进入饭店,也是通过秘密通道。托马斯隐约猜出他一路的艰辛。
“卢斯先生,为什么现在回来?”
“为了拯救美国,托马斯。”卢斯的话让托马斯一惊。
“托马斯,十二年前,罗斯福成为总统时,你我都曾欢呼。现在,美国却一步步走向独裁,准确说,美国已完全被独裁者所控制。”
卢斯从怀中取出一份瑞士报纸,递给托马斯,“苏德两国外长于近日在明斯克频繁接触,两国就媾和展开一系列谈判。”是三天前的报纸,消息是真的吗?美国为什么没有一丝消息?托马斯后背发凉。
“为什么美国新闻界没有报道?甚至总统候选人,纽约州州长也无从得知?为什么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公开的新闻?有人封锁新闻,全面而彻底。”
面对托马斯的疑惑,亨利反问一连串问题,同时给出答案。
“如果是真的话……”
“是真的,德国人已经和苏联人签署了条约,苏联从战争中退出了。”亨利斩钉截铁,透露出更令人震惊的消息。
“亨利,如果苏联真退出了战争,最近两天,两国广播中就会播放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可能隐瞒。”尽管内心倾向相信亨利,但托马斯仍感觉难以置信。
或许英美会出于种种目的隐瞒,但苏德两国公开消息后,秘密就不再是秘密,根本无法隐瞒。
“托马斯,我从瑞士赶回来,不仅是为告诉你这个消息,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在瑞士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外交官和非外交官。”托马斯的坚持早在亨利预料之内。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尤其国与国之间的秘密,隐瞒只可能隐瞒一时,但这足够了。”
亨利的话令托马斯恍然大悟,是不需要永远隐瞒,只需要18天,18天后,大选就结束了。
“我恰巧认识一位朋友,他告诉我,有个人和苏联达成协议,那一天到来前,不会停止对苏联援助。作为回报,他提出一个唯一要求,苏德公布媾和消息,必须在11月18日之后。”亨利平静地说,“身为纽约州州长,美联储的金库就坐落于纽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