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是能够在漏斗形的坑里躺一躺就好了,那儿的地方足够,而且在那里他也能找到点作为掩护的东西。总在他身边的吉姆普夫无论如何也会这么做。然而每当克里斯托夫想事的时候,却只是这样,他不想这么深地躺在地底下,而更愿意被埋葬在离天堂近一些的地方。他坐在身上撒满土块的尸体旁边,坐在他旁边的是中士阿斯朗。
阿斯朗的脸上漆黑一团,龇牙咧嘴,看起来好像在张着嘴笑。克里斯托夫注意到了,也许没有注意到,一个死去的阿斯朗其实远比活着的阿斯朗更自然,他也没有问问自己,自己的战友们会在哪里。像他那样沾满泥土,脏兮兮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瞪大了眼睛凝望着天空,看起来倒是比狞笑着的阿斯朗和压在他身上,脸上露出一副怪相,僵硬了的尸体更像一个死人。
克里斯托夫就这么呆坐着。他身后的一大堆死尸替他挡住了从北方边吹来的寒风,又是一个冬天的到来,对于克里斯托而言,他几乎感觉这可能是自己经过的最后一个冬天和最后一场雪。他靠着阿斯朗的身体,过了一会儿这身体变得冰凉。
克里斯托夫往旁边挪动一下,靠在一匹倒毙在地上,尚有余温的死马身旁。然后他就不再动弹了。浓烟和大雾从旁边飘过。缩小了视野。白天的光线减弱,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德军的防线被突破了。前线的残部被打散,或者被打得四处逃窜,或者被俘虏。
中国人的步兵、坦克和不同兵种组成的强攻部队,越过机械化浮桥像不可阻挡的潮水一样,从一个大缺口涌进来。克里斯托夫只能看到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左边和右边发生的事情他都看不见。因为不管出了什么事,一辆坦克的履带嘎嘎作响地从他身旁驶过也好,激烈射击的枪声也好,不管子弹在空中横飞,还是粗野的喊叫声也好,他的头都不会转动一下。
他看着一长串坦克在荒凉的凹陷地形里移动,在一片片起伏飘动的烟雾之中就如同小船行驶在波浪翻滚的海上,他也看见从炮口喷出的白色火焰。他看见,从沼泽地里站起来一大群黑乎乎的人影。为了活命在奔跑。
在漏斗形的深坑斜坡上堆积如山的死尸,像是这个被撕开口子的地段上的分水岭。一再有新的坦克部队从旁边驶过,在这里转到一条新的路线,向南,驶往布劳斯符胡。从易北河逃来的大群人几乎都无法越过这条死亡界线;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周围被杀死。
但是这个盖着薄薄的泥土,散发出一股甜味的死尸堆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假如一个坦克手突然看见它在面前,也只是让他的坦克的履带从死尸堆的旁边轧过去,中国的突击步兵也绕着它走。不再向正前方和看不见的目标开火了。可是这个死尸堆和与它在一起的克里斯托夫不是目标,既不是坦克炮击的目标,不是自动步枪枪射击的目标,也不是空中攻击的目标。
已经是晚上了。从弱边呼啸而来的风撕开了云层。露出来一块寒冷的冬季天空,月亮出来了。照在大地上的光也是冰冷、凄凉的。一簇半人高,含木质纤维的草原上的野草吸引了克里斯托夫的目光——就是说,它是残留下来的。平坦的原野,又是一簇含木质纤维的草原灌木丛,广阔平坦的原野,上面覆盖着松软的,被压过的白雪和荒凉、凄厉的月光,听起来像是大海在发出声响。
但是发出声响的是空虚的啸声,变似乎像是死神的呼啸,一切都结束了,曾经被寄予希望的易北河防线甚至没来得及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被轻易突破了。在黑幕之中,克里斯托夫看到一些晃动的电筒灯影,偶尔还可以听到一些或生硬或流利的德语,是中国人在战场上搜索着残敌,偶尔还可以听到枪声。
“你会抵抗吗?”“为了日耳曼的尊严?”他在心里反复问着自己,坐在尸体旁的他被灯光照射时,用手挡了一下双眼,下一刻一阵非常流利甚至带着口音的德语传了过来。那个声音让他举起手,但克里斯托夫并不准备这么做,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你的朋友是吗?”听到这句话时,克里斯托夫才抬起头来看他一眼,中国式的钢盔下的隐约可以看到一张标准的德意志的面孔,他的德语中带着浓浓的黑森口音,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些荷枪实弹的中国士兵,他们的枪口对着自己。克里斯托夫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朋友早都战死了。
“很快,你就可以回家了!”钢盔下中国的日耳曼士兵如此说道。
“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是吗?你们已经打到了德国!”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夫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似乎带着日耳曼血统说着一嘴带着黑森口音德语的中国士兵。
“打到你的祖国!”
“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