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伯英自可做主。”说罢望向子阳秋,说道:“清江政事堂加设一曹总揽百夷事务,子阳先生可愿谋力?”

徐汝愚此举乃是决心将百夷正式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子阳秋在武陵邑时,曾与管见会过面,百夷一族的军队已然接受徐汝愚的影响,政务一并纳入一体的体系也不令人意外。只是担忧百夷一族究竟能处在怎样的位置。

三苗归附南宁越族之时的实力远比百夷强,处境也较百夷为佳,但三苗在南宁郡治所乐安城依旧没什么政治地位可言,只能参与云岭附近邑镇的事务。

子阳秋微微一怔,徐汝愚能在政事堂加设一曹,实让他感到意外之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喃喃说道:“这曹主官似乎由我王出任比较恰当。”

徐汝愚笑道:“夷王地位尊崇,我视之为兄长,岂能让俗务烦他,待他日迎来夷王,另有虚席以待。另外,我欲将抚州府的云乌县与漳州府的青枫县划归百夷自治,两县官吏以夷人为主,两府官吏之中也要吸纳一定的夷人官员,这些人员烦子阳先生举荐,日后也是百夷曹所司之职。”

子阳秋心中正盘算漳州府的青枫县所辖范围几何,又听徐汝愚最后一句话将人事任免权还于百夷族人手中,也顾不上理会徐汝愚虚崇夷王的用意,点头应允道:“大人待我百夷甚厚,百夷岂能不为大人鞍前马后?”

徐汝愚道:“既不厚此也不薄彼,但是要让夷汉真正的共处,子阳先生任重而道远啊。”

子阳秋思量徐汝愚话中之意,想起自己十多年来为百夷一族的生存所迫,寻求与三苗、与汉人和解之途,颇生感触,也知其中的艰辛。徐汝愚一句“共处”道尽百夷数百年的艰辛与追求。

徐汝愚没有介意子阳秋的失神,与许伯英商议其他事宜。

清江不遗余力的疏浚河道,历时一年有余,终于在新朝五十四年的仲春之末将凤陵河疏浚通畅,通过凤陵河,宣城、抚州、清江三地的大小河道通达连贯起来。清江水营的战舰可以抵达所辖地域和任何一处,并且能够进入钱江水道威胁樊家的余杭府。

抚州会战结束之后,清江开始吸纳各地的流民。

霍家侵荆郡三年有余,荆郡北部地区遍燃战火,流离失所的流民不知凡几。这些流民大多滞留在荆郡南部地区。

荆南世家吸纳流民中青壮为丁,编成人数庞大的军队对抗霍家晋阳军,一边将剩余流民向东面的怀玉山以及南边的云岭驱赶。

云岭乃是三苗集结地,流民越不过云岭前往南宁。在徐汝愚入主清江之前,流寇山匪横行于清江,流民也不会向清江转移。直至徐汝愚肃清清江的山匪流寇,怀玉山六寨归附,占据整座怀玉山的北段之后,流民开始大量向清江迁徙。

溧水河谷两季收成,以及清江大部地区的一季收成,以及早期大量的从外地运进粮食,使得清江有足够的能力吸纳这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