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事涉及张仲道,众人皆沉默不言,一起望向江幼黎。
江幼黎说道:“只是猜测,做不得准。汝愚手书三府共政,由凌天署司马衙,明昔辅之;邵先生署长史府,宜先生辅之;梅先生署政事堂,伯英辅之。仲道领武卫军,镇江宁。云伯为明鉴大人,有司不决之事,由七人共议,由明鉴大人督之。暂无汝愚音信讯,你们便依此令施行吧。”
邵海棠说道:“三府共尊青凤,汝愚不在,夫人摄青凤之位,我们议事亦可,决事还赖夫人。”见幼黎默然应允,又说道,“菱凤镜统两万水营顺江水而下,诸位以为如何?”
江凌天说道:“汝愚离开雍扬,对天下局势早有预测,我以为天下局势并未有什么变故,南平的战略重心依旧西部,菱凤镜统兵前来,不会是南平战略重心的转移。”
邵海棠扫过众人一眼,说道:“司闻曹屠文雍对南平军情做过一份预测,认为南平军西侵蜀中,尚有几处需部署。南平若举师西征,其东线就会变得薄弱,我部、荆襄霍家、江津易家都能迂回深袭南平,令其西征战略中途而废。其布在荆郡北部的六万精兵就需撤回到南平境内,对东面收缩防线。如此一来,霍家在荆北的四万残兵就获得喘息的机会,会与霍家在荆襄的本部大军对荆州的南平军形成威胁。荆州是南平大军西征的中继点,容雁门绝不会在荆州上行险计。屠文雍以为,只要容雁门说服许伯当放弃白石,将许伯当三万大军引渡到荆北,就能弥补这一漏洞。”
众人都过屠文雍的军策文,既然断定南平的战略重心不会东移,他的推测是站得住脚的。即使江宁与宛陵生隙,从白石撤兵,仅凭菱凤镜与许伯当联合的五万兵力,对江宁、江津俱形不成威胁。
即墨明昔说道:“菱凤镜此来是接渡许伯当残兵,我军当如何?”
邵海棠望着幼黎,说道:“夫人,汝愚以为如何?”
幼黎微微一怔,汝愚离开雍扬之时,南平水师并无异动,哪能未卜先知,留下遗策?
邵海棠说道:“司闻曹曾将南平水师在蓟春异常集结的军情送达给汝愚,汝愚以不议处置……”
幼黎已然明白徐汝愚的心意,却说道:“汝愚不议,即有诸公决之。邵先生以为如何?”
邵海棠说道:“不战。”
宜观远说道:“汝愚意思我能明白,只是现在汝愚受困北唐,江宁若是避战,则民众见疑,当如何之?”
张仲道说道:“因何不战?”
邵海棠说道:“已失先机,不战。菱凤镜与许伯当合兵有五万之巨,要战则需集结兵力三万以上,与易家合击之,然而我在镇宁境内只有梅立亭部一万五千,先机已失。友军战意不坚,不独战。江津易家畏南平势力,宛陵与南平风马牛不相及,战之最后,极可能是我部独战。无利不战。即便挫敌,我部所得不过镇宁,不战亦能得。”
张仲道说道:“战之能挫南平西征战略,怎么说没有利?”
邵海棠目光扫过众人,云清虚、即墨明昔也为他的话所动,若非汝愚受困北唐,说不定他要站出来说话了。望了许伯英一眼,许伯英虽为政事堂之辅,但他的话最能让张仲道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