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七随后书了军令,调赣州十万军力,分五批前来鄂州,之后渡江镇守荆州,荆门军也会分五批调去了鄂州,之后与鄂州军一起,进袭岳州,虽然陆七的调军来荆州,可能会让江州和林仁肇探知,但走到了这一步,陆七已然顾不得了,他不想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宝地。
五个信使骑马走了,抵达夏口时,没有了于将军的存在,那一万军的主帅根本不敢了阻问,还以为于将军在外集粮呢,也不知道荆国已然不存。
伍海出使襄州去了,陆七则再次下令荆门军那里的晋国将士,莫言晋国的信息,之后开始整顿荆州的吏治,将荆州各地的官吏一通罢免和提拔,罢免的说是提拔,调来江陵就关起来,提拔就是主簿变成县令,县尉被调来江陵关押,另使了将官带兵去任地方县尉。
陆七为了迷惑林仁肇,特意运了三万石粮食去了鄂州,由鄂州兵勇军,三千石一次的往南昌府运,消息就是,正在与荆国打仗,至于能不能蒙过林仁肇那等熟悉荆国的人物,陆七不在乎,他只求林仁肇在疑惑中多犹豫些时日,给赣州的十万大军的调动争出时间。
事实上,身在南昌府的林仁肇,是被迷惑了,被迷惑的原因,是得自驻扎在夏口主帅的信息,夏口主帅说于将军在集粮,镇抚使率领大军去进袭江陵,应该正在征战中。
林仁肇根本不会想到,陆七会借用周国和唐国的联军名义吓降了江陵城,他知道江陵城非常的难攻,因此相信陆七是在江陵一带征战。
忽忽七日过去了,自赣州而来的五批‘唐国’大军,最后两批被南昌府的斥候发现了,斥候上报后,让林仁肇立刻吃惊了,他不知道怎么会有唐国大军,悄然的顺着鄱阳湖畔奔去鄂州,斥候的探查范围也只在洪州地域,也不知道那四万唐军那里来的,但可以肯定,不会是朝廷发来的军力。
就在林仁肇吃惊不解中,想着使人急去鄂州调查时,陆七已然命令十万荆门军开拔去往江夏,同时以镇抚使的军令,令在荆州的鄂州军开拔去江夏,渡江回去鄂州,十万荆门军与十万赣州军力,互相不知的隔了半县之地交错而过。
陆七也离开了荆州,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冲,关冲为江陵军府大帅,镇守江陵城,十万赣州军力摇身一变成为了荆门军,新的荆门军帅是海虞侯高泰,负责镇守了汉水至江夏的防务,但荆门军归属关冲的节制。
陆七一回到鄂州,立刻以镇抚使的身份接管了八万鄂州军,他说于将军留在了江陵,与关冲一起治理荆州,而他奉了林仁肇的军令,自鄂州出军进袭岳州,进而直捣楚国京城所在的潭州,潭州被袭,进攻南昌府的楚军就得回军护救京城,那时林大人就会出军追击,最后一举击败了楚国。
陆七的于将军解释虽然不合道理,因为就算于将军留在了荆州,身为了鄂州节度使,也应该给鄂州军发来手书军令,不应该由了镇抚使说接管就接管,不过陆七扯了林仁肇的虎皮,而一系列的进袭战略,于将军也动员的告知过鄂州军将帅,再加上于将军与陆七的过从甚密,让鄂州军的将帅们,也就没有抵触置疑陆七管制鄂州军,是不是合理的事情。
陆七为什么要急切的进袭楚国,当然是因为赣州军力缺失了十万,而且荆州的得到,使得打通相连国域成为了一种迫切,另外荆门军和鄂州军,既然能够了利用,当然不能了错过。
陆七在给林仁肇去了一封军情信之后,悍然拔军进袭向了岳州,一共十八万大军全部离开了鄂州,完全就是弃防了鄂州,若是周国乘虚渡江,或是江州宇文氏出兵,都可以轻易的占据了鄂州。
岳州又名巴州,著名的洞庭湖所在,府治是位于洞庭湖东岸的巴陵县,楚国在岳州驻扎有五万平江节度使军,就是应对鄂州军力而布防的,而在岳州之西是澧州,如今属于了澧州的公安县,就是与荆州江陵隔江相对的区域,所以澧州是陆七必须要占据之地,不过澧州那里,驻扎着楚国五万武平节度使军。
陆七的十八万大军一开拔,岳州很快就得到了潜伏的斥候急报,楚国的平江节度使一面向了潭州京城告急,一面下令退军,五万军对十八万军,陆战差距太大,据巴陵县城而守又怕被困住,平江节度使根本想不到,唐军的进袭求的就是速战速决。
三天后,陆七大军开到巴陵县城外,轻易的就拿下了巴陵县城,巴陵县城里的楚国官吏和士兵,都跑光了,居民也逃亡了大半,战乱是最让人心恐惧的,所以多数人选择了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