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迁的提议确实曾经有过,但日前刚刚被李贤用最强硬的态度压了下去。所以,这时候一听到赤玛伦这么说,他先是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惊愕,但很快就回过了神。看来,吐蕃虽然有异常迅捷的情报渠道,但某些事情还是鞭长莫及的。
“没庐赞蒙,谁说吐谷浑准备举族内迁的?”他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诺曷钵可汗已经于近日回归吐谷浑主持选王事宜,吐谷浑的新王很快就要诞生了。至于我那个徒弟么……他确实不日就要回洛阳,只不过,我大唐尚有安北都护府,他这一回立了大功,马上便会出任安北都护府都护,这样一来,他既可以为我大唐效忠,又可以随时来去吐谷浑,岂不是方便得很?”
这下子赤玛伦顿时勃然色变。她来大唐之前曾经做过周全的准备,认定了吐谷浑这块地对于大唐来说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若是小施手段未必不能到手,却不料大唐居然仍然不想放弃吐谷浑!
先头她之所以不同意钦陵的进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初归顺的西突厥余部蠢蠢欲动,更打听到这是大唐再次册立了西突厥可汗。本以为这一手只能管用一时,不能管用一世,但大唐若是着力保住吐谷浑,又准备死死压着突厥残部,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她正心乱如麻的当口,某句话冷不丁钻进了她的耳中。
“文成公主下嫁的时候,大唐曾经册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这一次不管吐蕃的求亲成与不成,大唐都会册封你的丈夫为西海郡王。至于这个头衔接受不接受,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顺便提一句,凉鄯乃是大唐西北重地,不日将会再次增加驻军。”
第七百二十七章 女人的争斗
见过了大唐执掌权柄的文武大臣,见过了大唐太上皇后和皇帝,又以各种方式见到了如今已经在洛阳扎下根来的本族人物,赤玛伦终于发现,无论是自己来不来洛阳,结果似乎都不会改变。都说天朝大唐对四夷最是公道,只要表示一点恭顺的态度便是有求必应,但她却发现,如今的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竟是好似比文成公主下嫁之前更加僵硬。
难道,大唐真的宁可在西北竖起一个强大的敌国,也不愿意以一个岌岌可危的吐谷浑换取吐蕃的友好?尽管她心里知道这友好不过是一时之计,但对于素来以仁义播撒四方的天朝来说,应该很乐意做出这种姿态才对,可现在结果却恰恰相反。
她身为吐蕃赞蒙,按照中原人所说便是王后之尊,亲自来洛阳自然冒了相当大的风险,为此她甚至说服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以及其他站在没庐氏一方的吐蕃贵族。这一趟就算失败了空手回去,对她对家族来说都不会有任何损伤,但她就是不服气!
在她的心目中,李贤还是昔日她在树敦城碰到时的那个惫懒少年。而根据坊间得到的评价,这个人除了不按常理出牌,似乎也不见什么优点。否则,身为天朝大唐的储君,他怎么也应当大权独揽甚至更进一步才对!
一身男装打扮的赤玛伦带着几个随从,心不在焉地沿着洛水边上策马慢行,在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做。她虽然是吐蕃人,但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一直很推崇用计用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这一次,她却鬼使神差地生出了一个念头。
斩草除根,若是悄悄杀了李贤,这中原会不会大乱?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不可遏止,她竟是开始琢磨起了其中的可行性,正想得有些走火入魔的时候,她忽然听见身后响起了一阵响亮的叱喝声,一扭头便看到十几个盛装打扮的女子纵马驰过。为首的那个罗巾紫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一眼竟是看不出年龄。其他人也是年龄不一,年纪最大的少说也有三四十,年纪小的却不过十二三,俱是背弓带箭。
尽管知道大唐贵女地位尊崇,但如此招摇过市的场景赤玛伦却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时之间心中大奇,竟是回头喝令一声,便向着那烟尘滚滚的方向追了出去。谁想那些女子直接朝定鼎门而去,无奈之下她只得跟着出了城,隐约听旁人提到了一个名字。
尉迟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