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徐昌站在门口,一直目送马车消失在街尾处,才唏嘘一番,转身回院子,谁知差点和何心隐撞了个满怀。

徐昌狐疑地看了何心隐一眼,道:“何先生起得也这么早?”

何心隐文质彬彬地道:“听说今日徐公子有大事要入宫,所以我想送送,只是不曾想到还是起得迟了些。”

徐昌的脸色缓和下来,道:“你倒是有心了。”

何心隐看着忧心忡忡的徐昌,道:“老东翁似乎很担心?”

徐昌眯起眼看他,道:“怎么,你有什么话说?”

何心隐微微一笑道:“其实担心是应该的,这几日,学生也多少听说了一些事,只怕这一次徐公子去是凶多吉少啊。”

徐昌嘴唇微微颤抖,想要怒喝他几句,心里想,这个臭书生好不晓事,大清早说这样晦气的话。

何心隐却是郑重其事地道:“依学生之见,此案的关键既不是汪峰的那份奏书也不是如意坊,真正的关键在商贾,我大明一向轻商,商贾之害犹如猛虎,天下士林读书人谈虎色变,因此学生以为,到时汪峰会极力痛陈商贾之害,以此博得同情,既然商贾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他的奏书自然是有理了,既然他的奏书有理,而陛下惩处他,不正应了因言治罪这句话。以学生看,汪峰要脱罪易如反掌,想来三位主审官员也是极力认同他的。而一旦他脱了罪,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了证明他的正确,他必定要狠狠抨击如意坊,借着商贾之害而大肆诋毁,到了那时,只要徐公子稍有疏忽,不但这如意坊毁于一旦,便是连他自己都要搭进去。”

徐昌皱着眉,忍不住道:“你懂什么,他和陛下……”

何心隐却是笑了,道:“他和陛下固然关系匪浅,可是你要知道,陛下既然已经委托了三司会审,那么这审出来的结果就不是陛下做主了,一旦这三司有了判决,陛下就算反悔,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宫里莫非一点体面都不要?本来这件事就已经惹得怨声四起,陛下若是再为了包庇徐公子而惹起争议,这天非要塌下来不可。”

第二百四十五章 君心难测乎

何心隐的话分析的条理清晰,让徐昌的眉宇锁的更紧,对何心隐这个人,也不由刮目相看起来。

何心隐随即一笑,道:“可是话说回来,对徐公子,我倒是并不担心,我能看明白的事,他会看不明白,这些时日我与他朝夕相处,早知道他不是省油的灯,明知会审凶多吉少,他却能静下心来老实读书,可见他早就胸有成竹,一定会有办法。所以请叔父不必太多担心。”

徐昌心里骂他:“方才说的如此险恶,现在却又教老子不必担心,这个读书人的脑子难道坏了?”口里点头称是,心里却更加七上八下。其实他也曾问过徐谦,只是这个儿子,越来越有主见,再加上他这路政局抽不出身,反倒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