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大明朝的政治原则。
就大明朝的政治原则来谈,大明朝那一个军镇都会有太监,文臣,武将三者彼此制衡。
朱祁镇在断事官体系没有完善与独立之前,是不会破坏这种规矩的。
在海西镇朱祁镇放了一个镇守太监,不过他更多负责少府的事情,夹皮沟金矿可是海西最大的财源。
故而内阁觉得要派一个文臣去海西,而徐有贞就以辽东按察使的名义在海西开衙理事。大军补给,民政,徐有贞都有资格插上一手。
顺便提一下,海西镇而今算是辽东省下辖。
九边军镇并不是与省划等号,就好像是陕西,陕西省下面有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将来还有榆林镇等等。
而今辽东不过是一省两镇而已。
徐有贞倒是能臣。
正统十六年的时候,辽东辽河大水,在海西也不太平,但是徐有贞却巡视河道,修建沟渠,非但没有损失,反而多开垦了不少稻田。
徐有贞在海西做了不少事实,虽然海西尚不能自给,必须依靠从海上运输过来的粮食。但是在徐有贞任期之内,本地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只是徐有贞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海西发展是有极限的。
倒不是土地开垦有极限,而是人口有极限。
海西有大片平原,特别是兴凯湖以南,有大片沼泽,但是在徐有贞看来,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人力,他都能将这些地方给开垦出来。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人力。
海西镇男丁不超过十万,这是本地卫所军,与女真依附过来百姓总和,如果加上老人女人孩子,大抵能有几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