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也仅仅是看看而已,看完之后,说道:“先生在考功司主持过京察大计,却不知道我大明考核官员都有何法?”
李贤微微一愣,虽然觉得朱祁镇有一些明知故问,但也不能不回答,他说道:“考满与考察。”
“官员三年一任,到期之后,先由各部长官审查,再由吏部覆查,而各部长官以及在外巡抚四司都是由陛下亲自审查的。”
朱祁镇点点头。
这也是为什么李贤觉得朱祁镇是明知故问的原因。
无他,朱祁镇不是刚刚登基的皇帝,他参与朝政这么多年,每天要见的大臣,很多都是考满的。
不过,朱祁镇也不亲自处理这西庶务,都是在该员考满之后,送到内阁,然后由内阁考察,然后将意见送到朱祁镇这里。
朱祁镇更多是走过场的,当然了,如果朱祁镇有兴趣了,也可以就内阁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问一问当世人。
这一条流程,朱祁镇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李贤继续说道:“再有就是京察与外察了。”
至于京察与外察,就更不用说了,上一次京察闹出的事情,还在眼前,朱祁镇更不会不知道了。
朱祁镇说道:“如此说来,吏部考察都是察人,而不是在察事?”
李贤说道:“皇帝英明。”
的确,吏部就是管人的衙门。
朱祁镇说道:“但是而今很多政务推行不利,下面的人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朝廷苦心诣志的政令,到了下面却成为一纸空文。束之高阁而已。这样的事情先生也是见多了吧。”
李贤说道:“陛下英明,老臣的确是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