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德世子为了这个什么‘压水井’,于作坊里不眠不休数十天,才大幅改进了工艺,制出了这种压水铁井。”
“铁井?”
“对,就是铁井,水是铁井从地下汲取上来的。”
“以铁井从地下汲水,真是让人匪夷所思。造出了如此奇井,天下百姓必定可以从中受益,不过,现在却只有山东一地百姓能用,实在是可惜至极。可惜,可惜……”
就在他们说着可惜的时候,不知是谁指着门边说道。
“咦,那不是济南李松嘛,快请李松来说说那铁井的模样。”
原本被友人邀请着来河南会馆聚会的李松,刚一进门,就被人邀围着,请他介绍“压水井”,尤其是当得知他见过压水井时,更是焦急的问道。
“李兄……这压水井到底是什么模样?好不好用?”
“确实好用,只要有人压井,就可以源源不断出水,我山东父老可谓是受益匪浅啊!”
李松说话间,为了表示恭敬,甚至特意朝着家乡的方向双手揖道。
“多亏了世子造井,今年山东不少地方,必定可以安度旱年。”
“哎呀,山东百姓有福啊,有福啊……”
在旁人称赞时,忽然有人在一旁说道。
“这样的好东西,世子爷又岂会让山东一地独享,我听说世子爷早就让书坊印出了《压水井法》一书,将此井分行天下,只要各地依照井法一书铸井、打井,就能制出这样的水井来!”
“啊,世子爷居然把井法印成书了,要是如此,这对我大明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是啊,是啊!明儿,我们就去书坊去看看,要是有书的话,就把书送回家中,嘱咐家人按井法制井……”
“哎呀,告辞,告辞,小弟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