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是朱国强所需要的,就是通过给予军人阶层一定的特权,彻底改变那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局面,改变军人地位低的状况。

军人地位低下可不是几十年的习惯,而是几百年的陋习。想要改变几百年的陋习,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不下几剂重药,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不可能改变人们的那种传统观点。

“有些人在那里吵吵,就让他们去吵吵。他们以为打着老百姓的名义就能动摇朕的想法,他们打错算盘了!”

冷冷一笑,朱国强说。

“现如今天下才承平多少年,他们就把刀子冻到了军队的头上,就开始打起了军户的主意,难道他们忘了当年建奴差点夺了天下的教训了吗?那些人简直就是鼠目寸光至极!他们一个个的都以为天下太平了,就不需要那些当兵的了,甚至还打着为老百姓的名义。可就是因为朕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才不能让他们如了愿。天下太平,天下为什么会太平,就是因为有你们。有大明的百万军户!没有了你们,天底下还能太平吗?蒙古人没了,有女真人,女真人没了,还会有其他人,没有了军户,到时候,谁来保护大明的百姓?”

看着陛下,陈无敌小心翼翼地说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民怨累积于军人而言,总不是长久之计吧!”

第1029章 户户相护

民怨累积!

手执棋子,盯着棋盘,朱国强良久不语。

其实,大明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棋盘,作为棋手他,必须在通盘考虑。

通过给予军人一定的特权,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后世最通行的作法,什么军人不用排队啦,乘车免费啦,诸如此类的特权……实际上都是可有可无的。

为什么朱国强会给军户那么多特权,说白了,就是因为宋代以降军人地位底下导致的,为了重新树立汉人的尚武之风,提高军人地位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其实,朱国强提升军人地位的方法,都是有先例的,像军户的司法特权,看似特权,可却是后世的通行原则——军人犯罪案件属军队管辖。

至于赏赐宅田,于其说是借鉴了朱元璋的军户制,倒不如说是披着军户的皮,借了汉高祖刘邦的《高帝五年诏》,以此诏书,刘邦对自己军团的所有士兵,皆授予大夫及以上爵位,使其享受根据爵位应有的土地、田宅等待遇,并减免了所有军人及家属的租税徭役,建立了一个利益捆绑特权阶层;与此同时,刘邦在关东地区分封了一批强大的刘姓诸侯,作为刘氏政权的屏藩,尽管这一措施在后来显露出诸多弊端,但在当时皇室幼弱、功臣和外戚强大的现实背景下,乃是确保刘氏皇权安全的必要举措。

通过高帝五年诏,刘邦为汉朝政权建立了强大的功勋利益阶层,以确保任何外姓对汉室皇权的篡夺,都将遭到这一利益集团的猛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