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叹道:“吴大伴,你瘦了这么多,辛苦了!”

得皇太子关心,吴忠心里很开心,忙道:“有殿下您这句话,奴婢再瘦十斤也情愿!”

吴忠接着道:“殿下,铁厂和军器局已经步入正轨了,奴婢带您参观一下。”

朱慈烺点了点头,进入军器局中瞧了瞧。

兵仗局的那些工匠们大多都在军器总局中工作,还有部分被调往了凤阳军器局,他们每家都分了一百亩良田,每月除了薪水另外还发五石粮食,家家生活富足。

朱慈烺还取消了他们的匠户身份,让他们的后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再限制于只能继承父业当匠户。

朱慈烺觉得,军户和匠户以及其他什么户必须废除,这天下也就皇帝和当官的子承父业舒服,其他行业大多是坑人的,耽误人家后代发展。

特别是匠户,空有一身手艺,地位却极为低下,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简直是寒了匠户们的心。

在未来振兴大明的规划中,工匠们的作用很大,因此朱慈烺决定抬高工匠们的地位和提升他们的待遇,让更多的人愿意学点手艺,为国做贡献。

现在的铁厂和江南军器总局,从开矿到冶炼,再到运输和打造武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看着周围热火朝天的景象,朱慈烺很是兴奋,以后军队的盔甲火器都指望从这里才产出了。

吴忠道:“殿下,刚开始建厂的时候花费了不少钱,后续的还算稳健,有煤矿和铁矿的供应,主要的花费是打造和运输,工匠们和一些屯户们的工钱。”

朱慈烺道:“这部分钱别省,整个军器局,工匠才是核心,他们不仅能打造武器,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可以成为科研人员!”

虽然不知道科研人员为什么这么重要,但吴忠还是紧紧牢记了皇太子的话,不能苛待工匠们。

吴忠笑着道:“这些矿工和运输人员,都是太平府下的囤户,这些人以往三天不吃两顿饭,如今在这里干活,不仅一日三餐,顿顿管饱,每月还有二两薪水拿,大家很是满意,而且干劲很足,他们都把奴婢当佛爷供着呢!”

朱慈烺道:“你管辖的铁厂和军器局,需要采矿的矿工、运矿的劳力、还有冶炼的人员,运煤的人、将煤炼成焦炭又需要人,再炼熟铁,运往军器局打造各类火器、盔甲,这些都需要人,少说有万余人吧?”

吴忠点了点头,道:“殿下所说不错,这些地方所需人员一共有一万八千六百三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