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此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使得人们习惯了这种治理模式。
但是西南不一样。西南山高皇帝远,土司说了算。
人们常说土司是那里的土皇帝,这点丝毫不假。
在土司掌控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土司确实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可以使人的情感异化,对于朝廷的认同感也就会随之降低。
久而久之,朝廷在那些土民的心目中就没有多少地位可言了。
所以不管是哪个皇帝,都要推行改土归流。
与其说他们是为了消灭土司,倒不如说是为了让着三地的百姓心中有朝廷,对天子有敬畏之心。
但是改土归流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着实是有难度的。
这次平定土司叛乱无疑是一个契机,但是火候度的拿捏无疑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火候拿捏的不好,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的情绪。
就像当年建文帝削藩引得一众藩王动怒一样。
所以朱由榔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引得西南动荡。
这日他召见了张煌言,想要听一听这位大明首辅的意见。
“张阁老,你说说吧,这改土归流到底怎么一个改法比较好。”
张煌言显然是有备而来,见天子问的是这个问题,当即沉声道:“启禀陛下,以臣之愚见,改土归流不能急功近利,更加不能一刀切。以往之所以遭到很大阻力,就是因为土民自上至下都有很大抵触,导致虽然朝廷派到了当地官员,但是官员被束缚了双手双脚,很难有所作为。以臣之见,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不断的加力。一开始或许不需要用力过猛,但是逐渐的让土民们适应王朝的统治,适应圣人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