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北之处,李弼军团放弃原先阵地,向着撒玛尔罕方向突进。
而更南之地,樊令军团翻越雪山,再度回到了天竺地区。
时值大秦道统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三刻。
“都布置好了么?”赵和见到解羽之后,匆匆问了一声。
“陛下放心,我看了地形,正合适!”解羽道。
他一边说,一边深深望了赵和一眼。
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以此表达自己对赵和先见之明的敬佩。
早在与犬戎人争夺大宛的时候,大秦的侦骑就已经将这一带的地形弄得清清楚楚,还以沙为材料,制成了地图。故此此战开始之前,他们将在何处扼守、何处进攻、何处立营、何处设伏,都计划得妥妥当当。包括这处被视为关键决战之地,也是经过反复推敲计算之后的产物。最初时解羽还有些担忧这些纸上谈兵的布置可能会因为某些意外而出现纰漏,但实际执行命令之时,他却发现,几乎所有意外都已经被兵家组成的幕僚团队考虑进去了,而此地的地形,也与事先给他们看的沙盘地图没有任何差别。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安排妥当各项事务。
赵和首先看了看东北方向,那里有一处高台,大秦此战中的一项秘密武器便被安置在此。高台之上如今旗帜招展,至少有千余名秦军士兵在此,而通往高台的山路之上,更是处处设防,到了高台之下的平地,秦军还用简易的材料搭建起了防御工事。
他又向着正北方向,那里有一条峡谷,如今山谷谷口亦为秦军重兵所扼。
这处预设战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座群山间的谷地,三条峡谷从中间延伸出去,形成进入谷地的三条通道,如今有两条通道都控制在秦军手中,唯有一条,正是莲玉生等人将绿芒引来的道路。
想到这里时,他便听到了尖锐的鹘哨之声。
这是草原上牧民们驯鹰用的鹘哨,尖锐刺耳,能够在风中传出老远。此时此地响起,意味着充当斥侯的犬戎猎手已经发现了目标。
赵和立刻向着西北面望去。
果然,在西北面出现了四骑,虽然隔得老远,赵和还是认出了其上的莲玉生。他眉头微微动了一下,随莲玉生一起去执行任务的大秦剑士,如今只剩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