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出来的这些人,除了平时照顾武士的生活起居以及武器、甲胄的保养之外,其实还是一种脚夫。
毕竟,带出去的粮食不一定够,吃完了肯定需要补充,也就需要有人往返携带。
他们的纳赋一般是三个月,也就是一个季度。
超过这个时限后,他们就会开始想回家。
从农耕民族的耕作规律来看,纳赋周期为一个季度,其实还挺符合规律的。
吕武将部队带出来,考虑到“吕”地是晋国的边疆,北面就是白狄的栖息地,没道理不逛一圈。
以前“吕”地北疆的白狄是魏氏的麻烦。
等“吕”地成为吕武的封地,理所当然就变成了老吕家的麻烦。
逛这一圈,他们的收获并不怎么样。
此前白狄多次主动侵犯晋国,历经三年的多次大败,白狄一再损失惨重。
另外,光是吕武参与的清理就有两次,没算上魏琦带兵犁田一般地犁了两圈。
多次战败,加上一再被清理,白狄迁徙走了一批又一批,仅有几个不知情的部落才会头铁地搬迁过来放牧。
吕武抬手比划了一圈,问道:“我若占此地,可否?”
宋彬诧异道:“此蛮荒之地,占之何用?”
讲道理,没有经过开发肯定看着荒芜。
关键的问题在于,该地是现代的山西地界。
都不用太久远的以后,仅仅是百多年后,该地就将逐渐得到开发,说是变成鱼米之乡有点夸张,成为农耕区却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