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钟离会盟”发生在周简王夷十年(公元前576年)。
晋国与楚国爆发“鄢陵之战”是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
然后,吴国这一次入侵楚国是发生在周天子登基的元年(周灵王一年,公元前571年)。
从结盟约定一起攻打楚国,到吴国真的有动作,时间间隔达五年之久。
现在拿结盟说事,晋国与楚国爆发“鄢陵之战”时,没见吴国有什么动作。
所以,吴国人全员树懒的咯?
第436章:好好动动脑子!
结盟之后无法互相配合这种事情,其实怪不到任何的一方。
除非事先约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起展开什么行动,又是你打哪里,我打这里,要不以现在的通讯手段,再看晋国和吴国各自的地理位置,能形成及时的协调和互动才是怪事。
烤个栗子吧?
子远从启程到人抵达晋国都城“新田”,哪怕再怎么快赶疾赶,还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晋国这边派出使者前往吴国都城“梅里”,一样是亡命一般地赶路,花费的时间也不可能少于两个月。
话说,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要看是在什么时期,平时自然也就那样,十万火急的状况下,套用一句话叫“黄花菜不但凉了,并且绝对先馊后干”啊!
所以,通讯无法及时为前提,结盟只是一种战略价值,无法在战术层面上达到及时配合的效果。
现在的情况是吴国需要晋国南下,哪怕晋国不与楚国真的爆发大战,某种程度上帮吴国分担一些压力。
当然了,吴国更希望的是晋国跟楚国爆发大战,好将吴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