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页

看到连成一片的营盘,莒国和邾国的人亲眼证实了一则传言,也就是吕武彻底跟秦国卯上了。

他们很乐意阴氏将精力放在征讨秦国上面,认为这样的阴氏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晋国东面各个诸侯国的事务。

一旦晋国负责邦交的“卿”没功夫关注?几个诸侯国的压力会变小非常多。

想象一下,时时刻刻被老虎盯着是个什么感受?肯定没人乐意的呀!

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猜对了。

吕武在听取两国使节的外交词汇以及一些交代、请求后,说道:“事端发于鲁,莒、邾牵扯其中,我早知矣。莒、邾知礼,来告于我。我诸事缠身,难有明言相告,望你等好自为之。”

莒国和邾国的使者立刻大喜。

不反对?那就是赞成嘛!

他们倒是没觉得本国送上的大礼起到关键作用,很懂事地一再道谢,不做半点纠缠地利索离开。

归国的半路之上,邾国使者问莒国使者,道:“为何不问阴子魏氏将如何应对?”

莒国使者很有逼数地说道:“阴子不阻你我已是侥幸,上国之‘卿’心思岂是你我可窥探?”

他们以为吕武没有闲功夫管东边的事情,感到无比的庆幸,哪里知道阴氏和魏氏联合起来挖了一个大坑,随时能将莒国、邾国和鲁国一块埋进去,差别是到时候有没有那个必要。

吕武打发走了莒国和邾国的使节团,再一次将精力完全放在西征上面。

根据一些军情显示,秦国今年大举从西边各贵族征调兵力,同时有大量的秦人从秦国西北境骑马汇聚而来。

因为消息传递的延迟,以及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得知秦国有大动作的吕武没有犹豫,紧急派人联络游弋状态下的己方骑兵部队,要求他们靠拢向“吴阳”这个屯驻点。

任何突然出现的新转变都会成为一个转折点,以目前的通信手段,军令发布出去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更多的是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