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战役打到现阶段,从哪一个方面都能得出晋国占便宜的结论。
是,晋国折进去了六万,楚国却是没了超过十万,战损比的确没那么好看,要知道楚君熊审带来的是楚国战斗力天花板的几个封君,楚国“王卒”前前后后也没了将近三千,很赚了的。
魏琦说道:“楚令尹遭俘,来日楚国定有大乱。”
这也是在劝见好就收,可以等楚国乱起来再去接着占便宜。
晋君姬周说道:“郑楚悖盟,楚必攻郑。”
老实说,大家都快忘记这么一回事,被一提醒立刻笃定明年楚国会出兵攻打郑国。
那是楚国先背刺郑国,然而楚国比郑国强大,所以错的是郑国。
吕武说道:“我已招诸侯会盟,列国之君必在来‘朝歌’途中。”
不想打?
要喘息?
是该喘息一下,完全停战就是个傻逼!
吕武不想造成无谓的损失,没忘记“趁他病要他命”这个人间真理。
晋国已经有一个“军”和两个“师”再有二十天就能抵达“朝歌”了。
宋国有两个“军”在大河南岸。
得到召唤的各国凑一凑,凑出个两三万的兵力不成问题的吧?
那么,算上已经在“朝歌”这边的九万左右晋军,合兵超过十七万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