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页

吕阳就觉得吕武对自己很严厉,很小的时候就各种讲道理,稍微大一些被丢到秦国历练。

亲身经历远比听别人阐述会更加印象深刻,出现了什么状况有父亲兜底,得到也只是教训而不是一错就遭到灭顶之灾。

吕阳在完成对秦庭的清洗后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家族的嫡长子,还会是阴氏的未来家主,一些事情早点承担比后面懵懵懂懂接收要好。

吕武抬头看了一眼吕阳,对其招了招手,说道:“我家动用人力物力编书,你亦审阅许多,可有心得?”

秦国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吕阳又是经历了一些什么,之类的事情吕武没打算问。

吕武在栽培吕阳,不是完全不管的放养,不知道吕阳全部的经历,该知道的则必然知道。

“或有仁慈?”吕阳才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十四岁之后又参与家族管理。

平时吕武需要出征纳赋,阴氏出现了什么状况的话,一帮女人压根没资格去管,不是要让吕阳在家臣的监督下拿主意了吗?

别以为在吕武的管理下阴氏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总会有一些不怕死的家伙,又或是利令智昏的蠢货。

吕阳太早管事的结果就是提前了解到人世间的苍白与残酷,需要动用残害人肢体的刑法,乃至于是下令杀人,什么都粘上了。

“列国残疾者可众,他们以何为生,于国有利有害?”吕武问道。

吕阳可不是生长在蜜罐里,小时候就要承担起每年“下乡”的责任,长大后更是直接统率大军去了秦国,真不是“长于妇人之手”啊!

现在身上缺点什么零件的人太多了。

当然也不是全部犯罪被处罚,相当一部分是在战场上变成残疾。没有什么例外的是,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小日子过得挺苦的。

吕武无法阻止战场出现的伤亡,能让罪犯不失去自己的肢体变为劳动改造,却是被自己的儿子视为仁慈???

“阳。”吕武伸手摸了摸额头,看样子有不小的苦恼,想了想说道:“开春前,你便留于‘新田’,跟随为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