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岳钟琪不敢怠慢,连夜写了这份奏折送至京师,恰巧的是在他奏折到达的同时,辽东董大山的奏折也到了,两人虽然身处两地,却在奏折中同时提到了一件事。
看完岳钟琪的奏折,朱怡成微微皱起眉头,不过他却没有太过凝重,虽然科尔沁和辽东满清的力量合并起来不容小窥,可对于手握重兵的大明这边来看却依旧不是对手。
况且,朱怡成更希望两者能够主动向大明发起进攻,这样一来也省得大明费力气了,一战而彻底解决问题这不好么?想了想后朱怡成提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了两行字,然后让小江子把这两份奏折和自己的批示送至军机处,由军机处按他的意思去办。
至于关中和河南,那是地方上的事了。关中今年夏天大旱,而河南却是暴雨如注,黄河咆哮开封一带受了水灾。
关中的干旱还好解决,由于大明如今的工商政策再加上移民政策使得地方上的压力锐减,虽然关中干旱却没太多影响到地方,朝廷只需要按照惯例调集粮食即可,至于粮食问题大明是不存在的,眼下大明的粮食不缺,不用说大明本土的粮食产量不少,何况还有海外领土的粮食不断向大明涌来,如今大明的粮价已跌到了近百年来最低的程度,再加上朱怡成早就设置了太仓,根本就不愁粮食不够用。
第1230章 变质
相比关中,河南那边就有些麻烦了,黄河决堤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随着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越发严重,黄河中下游的泛滥现象始终无法改变。
在满清康熙年间,黄河几次大水,中下游受灾严重,不仅是河南,更重要的是江苏一地,黄淮同时大水,淹没良田无数,更是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中原之战后,朱怡成就令工部整治黄河,同时设立河道总督一职以担任治河总指挥。
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哪怕大明的实力再强,行政再通畅,要想一下子改变黄河的问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就是因为河南连日暴雨所至,河道总督衙门为了保住开封和其下游各地无奈主动掘开了防汛提,以至开封北部地区上百平方公里处变成一片汪洋,冲毁良田、房屋无数,损失惨重。
亏得朝廷提前做了准备,河道总督衙门和地方官府及时转移百姓,可最终也免不了伤亡。初步统计,由于决堤的原因死伤和失踪百姓已高达近千人,为此河道总督简望川上书自请去职。
看完后,朱怡成长叹了一声,治黄河的确难,至于河道总督简望川此人朱怡成自然是见过的,在朱怡成的印象中这是一个干实事的人,是难得的干员。
这一次黄河大水并不能完全怪简望川,如果他不果断掘开防汛提,以减轻河道压力的话,那么最终的后果就不仅仅只是淹没开封以北的这些地区了。
要知道开封城就在黄河边上,随着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而下,河道每年不断上升,如今开封早就成了“悬河高挂”的城市,一旦黄河破提冲入开封,那么所造成的后果实在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