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此时,管邵宁又道:“此番进京,想要参加今年的恩科……只是……只是……”

管邵宁显得羞涩,也显得有些不自信:“只是盘缠不足,至京之后……前些日子粮价又涨了,原本是在宛城县做了两个月的苦力,此后有同乡荐学生来此,说是这里的学堂招募先生,还给提供住处,保障一日三餐。”

张静一心里苦笑,卧槽,举人混到仁兄的地步,这也算是奇葩了。

不过……穷苦出身的人,大抵就是如此吧,毕竟……社会关系非常浅薄,再加上也不知道那些达官贵人们的玩法,唯一的特长就是读书作文章。可又如何呢,京城里的举人很多,都是等着来会试的,自是不会有人多看你一眼。

张静一对这个管邵宁倒是颇为钦佩的,至少……人家没受大明多少恩泽,凭着努力,竟能在历史上成为探花,就算进入仕途,也因为没有多少社会关系,也没成为什么达官贵人,可人家至少是真的有风骨,比那些争相投降的世族进士们,不知强了多少倍。

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子

后世的人,对于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的羡慕,并不是源于他们本身就有功名。

虽然有功名确实很厉害。

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因果倒置了。

实际上却是,因为人家家世好,才有了功名。

所以才有了电视荧幕里各种才子满天飞,穿着绫罗绸缎,身后奴仆成群,每日啥也不干,便是在各种有逼格的地方吟诗作对吹牛逼。

而像管邵宁这样的人,至少眼下而言,功名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

他依旧默默无闻,不会有人对他有太多的青睐,甚至他眼下生活无着,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张静一对这个人,倒是很有兴致起来。

因为他从管邵宁的身上看到了一样东西:淳朴。

这在张静一所见的读书人之中,是不多见的。